你可以不知道誰對,但一定要知道誰說了算
墨菲定律認為,作為下屬要適當地掩飾自己的鋒芒。如果你一貫正確,想法比上司多,策劃得比上司周到,而又不懂得掩蓋鋒芒,他勢必會感到失落和緊張。這個時候,你就離倒霉不遠了。
富凱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當年,作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的富凱,自詡精明能干,深得國王賞識,便在首相馬薩林去世時,胸有成竹地認為自己一定會被任命為繼任者。結果,令他意外的是,國王竟然下令廢掉了首相的職位。
富凱懷疑自己失寵了,就精心策劃了一場奢華的宴會,試圖討國王的歡心。當時,歐洲最顯赫的貴族和一些偉大的學者們,紛紛出席了宴會,饕餮盛宴讓賓客們大開眼界,莫里哀甚至為了這次盛會寫了一出劇本,還親自進行了表演。
宴會持續到深夜才結束,賓主盡歡,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贊頌的盛事??墒?,富凱失算了,這次盛大的宴會沒有換來他想要的結果,還斷送了他的前程。第二天早上,富凱就被國王以侵占國家財富的罪名囚禁了,在一所與世隔絕的監獄里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時光,可嘆可悲。
用富凱的悲劇來詮釋“為何不能搶上司風頭”,興許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國王是君主,他希望自己永遠都是萬人矚目的焦點,凌駕于所有人之上。異想天開的富凱,自以為舉辦盛宴可以討得國王的歡心,卻不知道在國王看來,這是在故意的炫耀,甚至掩蓋了他的王者光芒。試問,國王怎會容忍這樣的臣子在自己身邊爭鋒?
任何一個領導,都有獲得威信的需要,很少有人愿意讓自己下屬的風頭超過自己。很多時候,你可以不知道誰對,但你必須要知道誰說了算。更何況,上司之所以能成為上司,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身處特殊的位子,在付出各種辛苦之后,也會有一種渴望做主角的欲望。有出風頭的機會和場合,自然應當把上司推到前面,而不是自己在那里好大喜功、夸夸其談。很多時候,把功勞讓給上司,放低自己,才是最明智的捧場,和最穩妥的自保之道。
N是個很有才氣的女孩,后應聘進入一家雜志社做編輯。由于獨特而不俗的思想,她策劃的幾個專題深受讀者喜歡,前段時間還得了一次創意獎。社里開會時,社長特意把N當成典范來說,最后還讓N說說這次獲獎的感受。
機靈的N雖然涉世未深,可她看得出來,社長在夸獎自己的時候,主任的臉色不太好看。為了照顧主任的面子,她特意當著領導和同事的面說:“在各位領導和同事面前,我只是一個新人,這次能獲獎主要得益于我們主任。剛從事這一行,很多地方我都不夠專業,可以說是孫老師手把手將我帶起來的。如果沒有她的指導,和其他同事的幫助,我的這些專題不可能做得這么精致,畢竟我對市場、對讀者需求把握得不夠準確。這次得獎的人是我,可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部門集體的功勞……”一番話說完,主任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其他同事也感覺沾了光。
不管與上司相處,還是與同事共事,做了某項工作之后有了功,一定要在言語上保持低調,高調炫耀會讓你成為孤家寡人。尤其是在上司面前,盡顯你所能了,你就會變成眼中釘。得了榮譽之后,放低自己,把光環讓給上司,把眾人的目光吸引到上司身上,不僅趁機討好了上司,也讓自己避免了麻煩。
上一篇: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時光
下一篇:你很優秀,似乎你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