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苦與累是暫時的,只要未來可期
成功是建立在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礎之上的。千萬不要小看一些事情,因為它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做每一件事情,年輕人都需要全力以赴、盡職盡責,當他在完成一項事情的時候,不管結果怎么樣,總是先問自己: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自己是否考慮全面了,自己是否竭盡全力?這才是成功者通常的習慣,也正因為喜歡這個習慣,使得他們在每一次堅持中總能收獲很多,因為每一個細節他都考慮到了,他從來不做半途而廢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通常情況下,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8%,即便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有人為此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人假如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能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來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如果我們還在堅持辯解說“我已經堅持了”,那只能說你這樣的辯解是蒼白的,因為僅僅堅持還不夠,必須全力以赴才行。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當我們全力以赴,破釜沉舟,就一定能成功。假如我們心中先有預想,萬一失敗了,已經找好了退路,那么成功就比較困難。
眼前的苦與累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苦再累,那只是暫時的,只要熬過了這段時間,那未來的日子是值得期待的,因為苦盡甘來,我們所能嘗到的是成功的滋味。
上帝總是在讓你嘗到快樂與幸福之前,習慣性地給我們一些考驗,即便在我們看來這個考驗的過程是又苦又累的,但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堅持支撐,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難與挫折,也選擇不放棄,那我們就一定能品嘗到成功的快樂。
當我們毫無保留,竭盡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結果往往是成功的。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有些事情從表面上看是極其困難的,但只要我們全力以赴,不保留,不妥協,不總是想著自己還有退路,那我們最終是可以成功的。
或許,有人會說,不留退路是不明智的選擇,有了退路,才能在危險的浪潮中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然而,人們很容易忽視,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退路往往是誘惑人、蒙蔽人的因子,只要想到了退路,就會覺得這次不全力以赴還有下次機會,而在這個時候,成功往往與我們失之交臂。
在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失敗了,不是因為路途太艱難,而是我們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也就是說,我們沒付出全力。只有不留退路,才更容易找到出路。反之,如果你總是想著退路,就很難獲得成功。一個人若是太縱容自己的懶惰和欲望,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打擊,輕則失業,重則身體殘缺,但無論多么殘酷的打擊,卻抵不過人心的堅韌。人的心就好像生長在水泥與墻壁的夾縫中的小草一樣,在哪里落戶,就在哪里生根;在哪里生根,就在哪里發芽;在哪里發芽,就在哪里生長;在哪里生長,就在哪里茁壯。
雖然,看起來弱不禁風,卻顯示了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因為心的堅韌,它始終以頑強的姿態生活著,不屈不撓,不卑不亢,即使遇到再殘酷的打擊,它們也會昂首于風雨中,這就是人心的堅韌。
人只要學會了忍耐一切,那在這世界上所有的災難和痛苦都算不了什么,在忍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在絕望的時候想一想前方的希望,就這樣,在所有殘酷的打擊之后,我們依然可以頑強地活下來。不僅如此,我們還帶著希望和信心活了下來,那內心的希望和信心將鑄就我們明日的成功。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即使周圍的環境太艱苦,或者自身所受的折磨太痛楚,但如果你懂得忍耐,保持內心的堅韌,就一定能擁抱成功。反之,如果你一直都懷著消極的心態去生活,不僅對成功沒有半點促進作用,還會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
俗話說,“虱子多了不咬人”,所以,困難多了也不壓人。遇到困難,唯一的選擇就是面對。
殘酷的打擊算得了什么呢?那不過是促使我們更加勇往直前的力量,保持內心的堅韌,忍耐所有來自生活和人生的打擊,努力扛起所有的痛苦與災難,一步一步地走向輝煌的明天。
上一篇:真正的修養,是懂得為他人著想
下一篇:禁果效應:引而不發,以神秘感抬高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