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打罵教育”不可取?
現實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最直接和最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教育。現在的家長必須明白,打罵教育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現代家庭中,應該避免出現,打罵教育不可??!
(1)打罵教育的危害
① 打罵教育是中國傳統專制家庭制度的殘余,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嚴重摧殘。打罵教育也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僅不會使孩子成才,而且還有可能釀成家庭悲劇。
② 打罵孩子不考慮孩子的需求與特點,一味地從自我出發,不允許孩子有半點差錯或異議,使孩子感受不到親子之情和慈母之愛,使孩子處于不安和焦慮之中,體力智力發展受到不良影響。
③ 由于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支持,孩子往往形成冷漠、孤僻、仇視、攻擊、自信心差等心理問題,并且這些心靈創傷往往會成為日后不良行為甚至犯罪的根源。
④ 打罵孩子造成終生遺憾的事情時有發生,孩子不堪忍受上吊自殺的有之,離家出走的有之,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有之。
⑤ 打罵從表面上可以使孩子暫時克服自己不正確的欲望,或控制不正確的行為。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弄不好還可能使孩子養成說謊的毛病,變得陽奉陰違,父母面前不做背后做。孩子幼稚無知,分不清善惡好壞,也沒有堅強的性格,父母就要耐心細致地教他學會分辨,積極地啟發和引導。
⑥ 打罵會污辱孩子人格和扼殺孩子個性,會使孩子反感、對立,還容易使孩子喪失自尊心,失去生活支柱,逆來順受,畏首畏尾。長大后不能獨立自主,凡事都要依賴他人,容易形成“隨風倒”的性格。
⑦ 打罵是父母無能和缺乏修養的表現,還可能引起孩子對父母的蔑視,降低父母的威信。有的孩子在腦子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你有錯,我就打你”的觀念后,他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孩子,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將來會成為權威型、暴力型的父母。
⑧ 是對孩子行為后果的一種不良處理方式,父母的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克服缺點、糾正錯誤,幫助他們分清是非,明確努力的方向。但是打罵本身并未指明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應該的,與之相伴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極情緒。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適度、適時。
(2)打罵教育產生的原因
① 傳統教養觀念。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是上對下,并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對上輩和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系中卻十分欠缺。
② 自我情緒管理不佳。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么就認為孩子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泄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么家長多半會打罵。
③ 熟悉的成長經驗。由于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套用原來的父母管教模式,只要孩子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打罵的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這種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④ 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有些家長懶得思考用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用這種簡單快捷的方法處罰孩子。
所以,天下為人父母者,特別是脾氣火暴的年輕父母,對孩子要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智,才會避免家教中悲劇的發生。
上一篇:與孩子意見不統一時如何溝通?
下一篇:為什么說“教養過度”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