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住打擊和寂寞,歲月會給你想要的
成功就像登山一樣,彎彎繞繞,想一條直線走到頭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怕困難、不懼挫折,才能最終登上山頂!人生在世,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難免的事,但是如果一遇到失敗和挫折,人就惱羞成怒、暴跳如雷,那還談何成功呢?俗話說得好:“黯然神傷時,則所遇盡是禍;心情開朗時,則遍地都是寶。”所以越是遇到挫折,越是應該打起精神來面對。
雖然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路上會有很多艱險,但是只要我們時刻讓自己保持一個積極進取的心態,不心浮氣躁,經得住打擊和寂寞,總有一天歲月會許給我們想要的。
在美國,有一位窮得連飯也吃不起的年輕人,可即便是這樣窮困潦倒的時候,他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夢想做著準備。他知道,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年輕人很早之前就已經打探清楚了,當時,好萊塢的電影公司一共有500家。
下定決心后,年輕人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根據自己之前定好的路線和確立的拜訪順序,一一前去拜訪了這500家電影公司。但是第一遍下來,沒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這個在他們看來實在是異想天開的年輕人。
不過面對各家電影公司的回絕,這位年輕人并沒有就此放棄,在被最后一家電影公司拒絕,從公司出來之后,他又從第一家重新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這一輪拜訪和第一輪拜訪一樣,依舊被全盤否定了。他仍沒有放棄,接著開始了第三輪的拜訪,和前兩次一樣,他還是被拒絕了。
第三次從最后一家電影公司出來,吹著外面的寒風,年輕人知道就在此一舉了,于是咬了咬牙,開始了第四輪的游說和拜訪。老天終是沒有辜負他,當他拜訪到第350家電影公司的時候,這家老板破天荒地同意讓年輕人把劇本留下來,他愿意看一下。
幾天后,年輕人收到電影公司的通知,邀他前去電影公司商談細節。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終于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且宣布劇本中的男主角由寫劇本的這位年輕人擔任。就這樣,這部名叫《洛奇》的電影誕生了。
這位年輕人就是美國著名導演和演員史泰龍。即使是在多年后的現在,翻開電影史,這個日后紅遍全世界的巨星和這部叫《洛奇》的電影依然榜上有名。史泰龍先后碰壁共計1849次,但他從沒想過打退堂鼓,反而是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終于在第1850次獲得成功。他的故事就是“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哲理的最好證明。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難免會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敗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就是失敗者會把挫折當成是人生的絆腳石,所以每次挫折都會使失敗者的勇氣一點點減弱,導致最終被擊垮;而成功者則是從不輕易言敗,他們只會把挫折當成成功的墊腳石,然后越挫越勇,直到成功。總之,關鍵時刻能經受住打擊,不讓自己灰心喪氣,失去斗志,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堅持下去的勇氣,才能得到上天對自己的獎賞。
年輕時把腦袋裝滿了,等老了才能把口袋裝滿。對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慢慢來,一步一步做到最好,屬于你的,遲早會到來。
上一篇:糾正孩子的行為偏差
下一篇:經歷磨難,也別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