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一點兒,拉開彼此的心理距離
N在經濟上遇到了一些困難,想開口向一位大學同學借錢。雖說原來兩個人的關系挺親近的,可自從工作以后,都是網絡聯系較多,見面的次數很少。最近,難得有機會約見面,N知道那位同學境遇不錯,有意想請求他在金錢方面給予自己一點支援。
見面后,N忽然發覺有點兒不對勁。過去,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胡亂開玩笑,可這次見面,同學的態度卻跟以前不同了,說話的時候很正式,基本上沒有調侃。點菜的時候,同學很客氣地把菜單遞給N,就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他。
原本還想開口跟同學提借錢的事,可見此情形,N怎么也開不了口了,直覺和氛圍似乎在提醒他:他和你的關系不似從前了,還是不要開口的好……就這樣,在拘謹的狀態下吃完那頓飯,N就跟同學告別了,自始至終沒有提過錢的事。N覺得,不僅這次不會提,以后恐怕也不太好意思去找對方幫忙了。此一時彼一時,大概就是如此吧!
你可能也有過和N類似的體會:昔日的朋友,在一起嘻嘻哈哈、談天說地,彼此都不會感到太拘束。突然有一天,對方變得客氣起來,不再輕易跟你開玩笑,說起任何事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你會感覺再用從前那樣的方式和他相處,似乎不太合適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和行為變化呢?因為,客氣會讓人感到拘謹和見外,不能在對方面前隨心所欲地去做任何事。但凡求人者,最喜歡的都是拉進彼此的關系,比如聲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咱倆誰跟誰”之類的。總之,為了消除生疏感,會想盡辦法消除客氣,彌合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也許,N的同學早已經預料到,N和他見面可能會有一些請求,但他近期自己的事情都顧不過來,沒有心思去幫任何人,所以事先擺出了一副客氣的姿態,拉開了彼此的心理距離。
所以,想提升拒絕力,不妨學會客氣。這樣的話,一方面能讓你更容易把“不”字說出口,另一方面也能讓對方不好意思提出請求。就像直覺和氛圍帶給N的感受:彼此都這么生份了,如何求人呢?
表現出客氣的態度時,一定要堅定,不能一下子就被對方的誠懇感動。許多人都是因為太容易感動,結果忘掉了客氣,最后在不好意思的情況下,接受了對方的請求。說客氣話的時候,不能跟對方套近乎,這樣不利于拒絕。如果對方試圖與你套近乎,你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淪為對方的“感情俘虜”。一旦落入了情感陷阱,就很難再開口說“不”了。
上一篇:妙招應對陷入網戀的孩子
下一篇:客觀理智地看待人生中的坎坷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