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記事起,我父親就總是向我傳達這樣一個價值觀念: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父親沒有多厚重的文化底蘊,也不懂得多深奧的人生哲理,卻一直恪守“靠自己”這一為人處世的原則。于是,盡管與母親發生爭執,盡管被母親痛罵“死要面子活受罪”,父親卻依舊不肯妥協,不肯麻煩別人、輕松自己。那時的我并不懂得父親的堅持,長大后卻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確實,人生在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付出實際的代價。為此,我們在感到巨大壓力的同時,更應該感到自豪。自豪我們自己從來都是自我命運的主宰,更應該將壓力付諸自己,擁有堅持自立的勇氣,擁有獨自前進的勇氣。
幼年的時候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報道,至今印象深刻:美國遠程通電視公司董事長約翰·馬隆準備將他自己15億美元遺產的一半捐給慈善事業。因為他認為:太多的財產只會毀了孩子們,而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幼時的我生活在清貧的小村莊,實在難以理解這些有錢人內心的想法,只是天真地替這些子女覺得可惜。可惜他們的父母居然會白白地將財產給別人而不盡數留給他們,就算錢再多,還會有人嫌自己太過富有嗎?直到長大以后,才明白他們的智慧所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遺產再多都有用完的那一天,只有充分依靠自己,才能實現固有財產的無限增值。就像美國的艾略特曾經說過的:“天上永遠不會掉下玫瑰來,如果想要有更多的玫瑰,只有自己種植?!贝_實,大到人類的發展,歷史的進步,小到螻蟻搬家,都在向我們說明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只有個人自立,民族自立,人類才能真的自立。而當你足夠自立的時候,你就會真的相信:的確,命運總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生活中能夠讓我們心生抱怨的事情有很多,因為我們的人生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擁有什么樣的人生,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取決于你怎么樣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你選擇了勇氣與決心,就等于選擇了主動與積極;選擇了逃避與妥協,就等于選擇了悲觀與消極;選擇了微笑與淡然,就等于選擇了堅強與勇敢。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結果,形成不同的導向,一切都是命運使然卻也充滿了人的契機。
從前有一頭驢,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大坑里。坑很深,四周很滑,它的主人權衡再三,認為救它上來不值當,于是就留下孤零零的驢自己走了。驢很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待在里面無計可施。每天,還有人將這個坑當成垃圾桶往里倒垃圾,這頭驢就更生氣了。它不光生氣,還很郁悶:自己已經這么倒霉掉進坑里了,人們不救它還往坑里倒垃圾,難道就算死也不能讓它死得舒服一點嗎?為了泄憤,驢每天都將這些垃圾狠狠地踩在腳下,來回踱步,因為除此以外,它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了。直到有一天,它發現坑里的垃圾每天都被它踩在腳下,坑里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墊上了很厚的一層。而它距離坑的出口也較之前近了很多。驢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一下子轉變了自己的心態。后來的每一天,驢不再悲鳴,而是更加期盼著人們來倒垃圾,它將所有的垃圾都踩到自己的腳下,并從垃圾中找到能吃的食物來維持自己的體能。終于有一天,坑里的垃圾成為它逃生的墊腳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親愛的朋友,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人生路上,總是會有大大小小不知深淺的坑阻擋在我們前進的路上。面對這些已有的坑,充滿抱怨地對待只會讓你更加悲觀和無措。只有像這頭驢一樣,內心充滿改變自我命運的勇氣,將所有的不如意都踩在腳下,才能成功出坑。生活中的我們總會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如意,總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各種垃圾。這時,只有改變心態,將垃圾變廢為寶,最終才能夠登上世界之巔。
上一篇:克服內心的恐懼,做最強大的自己
下一篇:內心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