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傳統的家庭婚姻觀念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離婚率的逐步上升,在單親家庭生長的孩子在逐年增多。由于單親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易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因此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單親家庭孩子在父母離婚的頭半年時間里有強烈的恐懼、憤怒和羞愧感。近半數的孩子常出現哭鬧等不良行為反應,有的甚至對他人懷有敵意或具有攻擊性。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冷漠,凡事無動于衷。那么,單親家庭該如何教育孩子?
第一,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仍然愛他。既然無法改變單親家庭的事實,那就要設法把這種不完整家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繼續撫養孩子的一方必須讓孩子明白和知道你對他的愛不變,要經常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子女的愛,讓他們感到愉快和安全,這樣他們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如果是離異,在不打擾對方生活的前提下,沒有獲得撫養權的一方可以效仿外國的做法,在固定的時間和孩子待一天或半天,盡情表達對孩子的愛。
第二,細心解釋單親的原因,不要給孩子帶來任何消極想法。如果父母分開了,任何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的壞話,更不要在分開后經常指責對方。要讓孩子慢慢明白分開是有原因的,是大人的一種決定和選擇。如果整天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咒罵和怨恨,孩子就會感覺不到溫馨,可能會養成憤世嫉俗、脾氣暴躁、膽小自卑的性格。
第三,父親要身兼母職,母親要身兼父職。父母一方的養育方式對孩子來說都是必要的。父親一般傾向于開發和勇敢的嘗試,而母親一般傾向于溫柔和保護。因此,不管父母原來是哪一種養育方式,在變成單親家庭后,要適當改變自己,也要采取另外一種養育方式,讓孩子的人格發展更加完整。
第四,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不要因為孩子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可請年齡稍大的孩子對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參與決策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們,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們長大成人后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第五,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趨向內向和孤僻等特點,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是一種良好的矯治方法。
上一篇:初中學生有哪些心理特征?
下一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家校合作有哪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