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襲蔡州之戰(817年)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隨鄧節度使李愬率兵雪夜破蔡州(今河南汝南)平定淮西藩鎮吳元濟割據勢力的一次著名奇襲戰。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代理蔡州刺史自領軍務,擁兵作亂,四出焚掠,危及東都(今河南洛陽)。太子詹事李愬自請討淮西,遂就任唐隨鄧節度使。
十二年(817年)四月,李愬親臨一線,遣山河十將馬少良攻下嵖岈山(今河南遂平西),擒淮西將柳子野。淮西郾城(今河南漯河)守將鄧懷金以城降,李光顏引兵入據。吳元濟聞郾城失守,急將蔡州兵力調往洄曲(今河南漯河東南)以加強董重質守軍。李愬再遣將連破冶爐城、西平、楚城(分別在今河南西平西南、西平西、汝南西南)。五月,李愬遣將襲朗山(今河南確山),擒其守將。每得降者,李必親自詢問,盡知淮西地形險易及兵力虛實。后計誘獲淮西騎將李祐,與其密商襲蔡之謀,并委之六院兵馬使;又招募敢死士3,000,號為突將,親領操練以為襲蔡之用。九月,李愬擇“兇日”突襲吳房(今河南遂平),克其外城,誘斬守將。有人勸李愬攻其子城。李愬認為,計在攻蔡,不在取吳房。遂引兵還營。李祐獻策:淮西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蔡州多弱老士卒,可乘虛取其城。李愬納其策,遂于十月初密報親臨郾城督戰的唐宰相裴度,得到贊允。
十月十五日,天陰黑,風雪交加。李愬留馬步都虞侯史旻鎮守文城;命李祐、李忠義率3,000突將為前鋒,自領3,000兵馬為中軍,令田進誠率3,000兵馬殿后,傳令向東進發。行30千米,夜至張柴村(今河南遂平東南),盡殺戍卒及報警烽卒。李愬命部眾略事休整,留500人鎮守,以斷朗山救兵;令丁士良領500人斷通往洄曲及諸道橋梁。隨后傳令繼續進發。諸將請示所向,李愬告曰:“入蔡州取吳元濟!”時風雪甚大,旌旗裂,人馬不斷凍死。部眾雖驚懼,卻無敢違抗。又行35千米約四更抵蔡州城下。近城有一鵝鴨池,李愬令擊之以遮掩部隊行進之聲。李祐、李忠義率先登城,殺守門卒,留打更者擊梆如故。黎明雪止,李愬大軍已入吳元濟外宅。元濟驚聞唐軍傳呼號令,方倉惶率左右登牙城拒戰。李愬料其欲待洄曲董重質救援,乃訪重質家,厚撫之,遣其子持書喻之;重質單騎來降。李愬命攻牙城,毀其外門,獲甲庫,取器械。十七日,繼續攻城,火燒南門,得民眾背柴運草相助。至下午城門毀,吳元濟被迫投降。次日,申(今河南信陽)、光(今河南潢川)二州及諸鎮兵2萬余人相繼投降。
此戰,李愬因勢利導,示弱驕敵,招撫降將,把握戰機,利用天時,奇襲獲勝。平定淮西割據勢力,對其他藩鎮割據起到震懾作用。
上一篇:《李定國抗清之戰(165~16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李永和、藍朝鼎起義(1859年7月~1865年6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