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
桂花樹下已不能喝茶了。無為茶改在“寶姬蘭園”。那是凈空師父新修的書房,寬敞明亮,古色古香。師父說,人家在大殿里念佛,我們在外面喝茶,佛祖會罵的。
“不要再丟人了!”寂明提起村里的事,凈空師父變了臉色,“其他人不要臉,師父是要臉的!自己有實力就自己干,沒實力就別瞎張羅,人家州民政局還給我打電話,問那車水可要來了?電視臺樣樣都約好了,水整哪里去了?說好要來的,怎么又整貴州去了?師父一個出家人,搞得人家覺得師父在打誑語。”
“師父,雙方的電話我都互給了,誰知道他們……”
“喝茶,不要再講這事了……最近學(xué)佛有什么心得?”
“這次回大理前,我去了趟西雙版納,接觸了一個月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在那里,我體會到了佛陀的教義和教法,覺得那才是佛陀真正的心意。他們的寺院里只有一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除此之外再沒其他佛。他們的早晚課很簡單,沒有我們這么多法器,也不敲敲打打,做完早課,吃過早餐,我們就打赤腳到村莊里托缽乞食,感受把自己布施給眾生的那種‘放下’,那種感覺是非常殊勝的,是真正出家人的生活,不用華麗的言辭,就是跟著佛陀的步伐去走,心里自然就能解脫。接觸了南傳佛教后,就覺得我們哪夠資格說自己是出家人。”
“那么多高僧大德都沒托過缽,就不是大修行嗎?都沒資格當(dāng)出家人?你這講的什么話?敲敲打打怎么了?那都是高僧大德們創(chuàng)建的方便法門,是用來接引眾生的。”
“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究竟處啊,‘黃金鋪地’難道不是‘著相’嗎?離此相而到彼相,又有什么分別呢?敲敲打打佛陀時代有嗎?沒有的。都是我們延續(xù)相法時代而形成的知見……”
“你趕快喝茶,不要說了,你趕快喝茶……你要做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與我凈空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你成佛,我還希望你來度度我,是不是?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去整吧,再多說就一點味道都沒有了。小家伙啊,你好自為之吧……哎……廣西有什么好吃的?”
“沙田柚、金橘、馬蹄,還有炒柚子皮……”寂明低著頭說。
“好吃嗎?西瓜皮倒是可以,柚子皮也能整啊……”凈空師父雖然試圖緩和氣氛,但這突然轉(zhuǎn)化的話題反而加深了尷尬。
整個上午,蒼海師弟都在圍著書房跑步。十歲的他昨晚又尿了床,在試圖將床單藏起來時,被其他師兄弟發(fā)現(xiàn),報告給了師父。
我分辨不出師父和寂明對話中的對與錯,就如同我分辨不出杯中普洱茶的生熟。我只是嗑著瓜子,在心中默念——全無交涉,全無交涉。
寂明跪在山門外給凈空師父磕了個頭。
“師父,我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過陣子再上山來看您。”他說。
上一篇:《居士的家》大地清涼
下一篇:《快樂是一種修行》大地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