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漢)高誘注,又稱《國策》。中國古代謀略著作。197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清嘉慶八年黃丕烈刊刻的姚宏本為底本印行,全書三冊,約79萬字。本書相傳原系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或策士輯錄,有《國策》、《國事》、《國語》、《短書》、《長書》、《修書》等不同名稱和本子。西漢時劉向進行了整理,按戰國時期西周、東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十二國的次序,刪去重復,編訂為三十二篇,并定名為《戰國策》。本書是先秦時期繼《春秋》、《左傳》之后又一部史書,它主要記載當時的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相互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各個階級之間尖銳復雜的矛盾和斗爭,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資料。在寫作上,運用了夸張、比喻、排比等手法,語言形象鮮明、文字生動流暢。從謀略學的角度看,它又是一部反映戰國時期各國謀略家活動和謀略思想的重要著作,對于研究中國謀略史有重要價值。東漢高誘曾為之作注,流傳到北宋,正文和注解都有散佚,曾鞏作過校補。到了南宋,在曾鞏校補基礎上出現了兩種新本子:一是姚宏的續注本,二是鮑彪重定次序的新注本;元吳師道在鮑本基礎上又作了補正,近人金正煒有《補釋》。另外,1958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戰國策選講》(劉憶萱選),近年又出版了孟慶祥的《戰國策譯注》。
上一篇:戰爭和戰略問題
下一篇:戰役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