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皇后曹氏:母儀天下有能力,久享后位福氣多
趙禎一生有過三位皇后,分別是郭氏、張氏和曹氏。郭氏被廢,張氏是死后追封的皇后,只有這位曹皇后,盡管不是長得最漂亮的,卻是最有福分的一位皇后,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后。
曹皇后在位時間雖長,但她的皇后之路也走得一波三折。話說趙禎在拖著疲憊的身軀懲治了尚美人和楊美人后,才驚覺深宮中有一位賢德的皇后是多么重要。于是,趙禎決定聘納一位賢女子做皇后,“以正內治”。話雖如此,可是趙禎唯美是求的本性還是沒改掉,選著選著,又將目光停留在那些漂亮窈窕的姑娘身上,反而又不在意姑娘是否出身德門了。
當時有個壽州商人名叫陳子城,不是一般人。都說“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不高,陳子城一心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于是經常上下打點。當他知道趙禎在選皇后這個消息后,就費盡心機地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送進了宮。果不其然,好色的趙禎很快就寵愛了陳子城的女兒陳氏,甚至要把她立為皇后。
盡管宋朝人在娶親時不太注重門第閥閱了,但是,這畢竟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人們還是希望她能出自名門望族。所以,當商人之女陳氏可能要當皇后的消息傳出去后,大臣紛紛反對。大臣們再三上疏諷諫,趙禎一概置之不理。
果該陳氏命中無此因緣。一天,趙禎正在翻閱《百葉圖》,尋找冊立皇后的良辰吉日,卻被人告知他的親信御藥院閻士良來了。趙禎宣閻士良進來說話,還很高興地說自己要立陳子城之女做皇后。誰知閻士良竟大呼不可。趙禎問為何,閻士良這才說明了原因。原來,北宋時期,民間的普通富民家把用錢買來的奴隸喚作“子城使”。也就是說,陳子城原是個奴仆,現如今,趙禎要納奴仆之女做皇后,這不是令天下人恥笑嗎?
就這樣,為了自己身為皇帝的尊嚴和體面,趙禎不僅沒有立陳氏為后,反而像打發瘟神一樣把陳氏送出了宮門。這之后才重新以“德”作為標準,選擇了名門望族中的曹氏作為皇后。
曹氏是北宋開國元勛曹彬的次子曹玘的第四個女兒,她的生父曹玘就任尚書虞部員外郎一職,整個曹家可謂是世代簪纓。這樣家庭出身的曹氏自然也非同一般女子,她熟讀經史,善飛帛書,為人還聰明機智,性格恭儉慈善,不僅有母儀天下的福分,更是有這樣的能力。
關于曹氏入宮為后一事,在當年還出現過一些很巧合的事情。明道年間,汴京流行一首名為“曹門高”的歌曲,果然,不出一年,曹氏被選為后。還有一次,曹氏與閨中姐妹一起玩擲銅錢的游戲,結果曹氏擲出來的一個銅錢旋轉不已,最后停下后竟然是直立的!這種種奇怪的現象在當時大家都不以為意,等到曹氏入宮為后后才又被人重新說起,成了美談。
當然,做了皇后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了,在曹氏的皇后生涯中,她曾兩次面臨被廢的危機。第一次就是郭皇后之事了。當時,趙禎十分想念郭皇后,想要接她回宮,郭皇后要求“立班授冊”才答應回宮。如果郭皇后不是后來暴病而亡,而是被趙禎再度召幸,曹皇后的地位就很難說了。
第二次則與一位姓張的妃嬪有關。張氏長得很漂亮,在楊太后宮中做侍女的時候被趙禎看中,深受趙禎寵愛,被納為妃嬪。1048年的一個夜晚,仁宗正在曹皇后的宮中休息。深更半夜之時,仁宗和曹皇后被一陣雜亂的響聲驚醒。原來,侍從官顏秀等人勾結太監、宮女作亂,圍堵在曹皇后的寢宮門外,打算行刺趙禎。
當時,曹皇后聽到聲響后,沒有輕舉妄動,而是攔住趙禎、緊鎖宮門,派身邊伺候的人出去捉拿逆賊。曹皇后親手把每人的頭發都剪下一綹,承諾說平息叛亂之后,“以發為記,論功行賞”。于是在曹皇后有條不紊的指揮下,身邊的內侍們都奮勇殺賊,殺退了叛逆者。
然而趙禎沒有獎賞有功的曹皇后,反而借此將張氏晉升為貴妃。事后,趙禎還對宰相梁適說宮中都是皇后的耳目,感覺自己被人監視了,就想把曹皇后廢了。其實,這是趙禎因為張氏的“枕頭風”,想要立張氏為后。幸而在梁適的勸說下,趙禎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趙禎雖然好色,卻子嗣不多,僅有的三子還早早夭折了。這樣趙禎很是著急,天天想著生孩子,再加上被美色誘惑,以致縱欲過度,導致身體衰弱。于是,曹皇后就勸趙禎立他弟弟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兒子趙曙為皇太子。原來,趙曙是曹皇后的侄女婿,因為有這層關系,曹皇后才想讓他做太子。
1063年,趙禎在做了四十一年皇帝后,享盡艷福而亡。趙禎一死,趙曙進宮即位,是為英宗,并尊曹皇后為皇太后。但是趙曙當上皇帝沒多久就生病了,沒有精力料理朝政,曹皇后就于內東門的小殿垂簾聽政。曹皇后處理政事井井有條,等到英宗病情好轉后,曹太后立即撤簾歸政。
1067年,英宗病逝了,他的長子趙頊即位為神宗,尊曹太后為太皇太后。宋神宗十分孝順曹氏,讓曹氏的晚年生活過得很好。1079年,曹氏病逝,終年64歲,謚號為“慈圣光獻皇后”,葬在永昭陵中。
上一篇:宋仁宗趙禎皇后張氏:得圣眷盛寵不衰,香消玉殞追尊榮
下一篇:宋仁宗趙禎皇后郭氏:善妒忌惹怒皇帝,無子嗣終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