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宗教文化·四方之神
道教保護(hù)神。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起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青龍又稱蒼龍,二十八星宿中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排列起來組成龍形,按照陰陽五行之說,東方屬木,其色為青,故稱青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排列起來組成虎形,因位于西方,屬金,其色為白,故稱白虎。二十八星宿中的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排列組成鳥形,位于南方,屬火,其色為赤,故稱朱雀。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亦謂龜蛇合體,位于北方,屬水,其色為玄,龜有甲能捍御,故曰武,合稱玄武。道教襲用此說,典籍中多有四方之神的記述。如《抱樸子·雜應(yīng)》中,記述老子時(shí),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三輔黃圖》卷三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道教以此四神為保護(hù)神,壯其聲威。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宗教文化·四御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哲學(xué)文化·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