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舍生取義
孟子提出的道德命題。意指在生命和正義二者不可兩全時,寧可舍去生命而保全正義。孟子將義作為人的道德品質核心,非常重視,主張“惟義所在”,認為保全正義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準則,舍生取義是仁人志士所具備的最寶貴的品德。這一思想在歷史上曾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后來人們常把“舍生取義”與“殺身成仁”連用,表示一個人為了實現理想而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舍生取義
孟子提出的道德命題。意指在生命和正義二者不可兩全時,寧可舍去生命而保全正義。孟子將義作為人的道德品質核心,非常重視,主張“惟義所在”,認為保全正義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準則,舍生取義是仁人志士所具備的最寶貴的品德。這一思想在歷史上曾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后來人們常把“舍生取義”與“殺身成仁”連用,表示一個人為了實現理想而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能而示之不能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蘆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