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雜雜續紅樓
產生于乾隆五十六年之后到嘉慶元年之間(1791—1796)的逍遙子《后紅樓夢》大概是第一部《紅樓夢》續書,從此文人墨客競續紅樓,到民國年間,紛紛雜雜的續夢之作已多達三十余種,這也算得上一個世界之最吧。
《紅樓夢》一書未完而曹氏先歿,給中國小說史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不過只看前八十回,整部作品的基本構架也已確定,正象第五回“飛鳥各投林”曲子所說:“……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可見曹雪芹要描繪的是封建社會發展到末世時不可挽救的傾覆命運,這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愛情和婚姻悲劇的根源,是家庭悲劇之上的社會悲劇、時代悲劇。
中國文人卻是不習慣于接受悲劇的,高鶚的補作就只保留了愛情悲劇而對整個制度的敗亡筆下留情,添了個“蘭桂齊芳”的光明尾巴。這對于曹雪芹的原意來說已經是本末倒置了,但還是不能讓看慣了“大團圓”的讀者們滿足,于是不少文人自己拿起筆來,惜睛雯夭亡、金釧兒飲恨,就讓她們或位列仙班,或借尸還魂,總要與寶二爺完了心愿;憾黛玉無金鎖,便寫她胸帶智珠,都道是金玉良緣,我這里珠玉天緣;更有甚者,有憤于寶釵“鳩古鵲巢”,偏讓她也死一次,也經歷一下“苦絳珠魂歸離恨天”時黛玉的心境,至此已是積郁盡吐;有些續作者快意之余更要錦上添花,中國人講究的就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寶玉如今嬌妻也有了,美妾也有了,自然要上報天恩、下酬祖德,于是乎狀元及第、出將入相,甚至裂士封王,在所不辭。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大悲劇變成最荒誕的喜劇,原來悲劇中所蘊含的對社會、對人生深刻的揭示也就蕩然無存了。至于后來吳研人以維新的眼光看寶黛并寄以愛國自強之心,南武野蠻之《新石頭記》派寶黛到日本留學,更是借史瓶裝時酒了。
紛紛雜雜,續的是紅樓,述說的是作者們自己的白日夢。對于曹雪芹,塑成了他清醒者的寂寞,而對于后世的讀者們,卻只留下了一大堆并無思想價值的癡人夢語。
上一篇:紅嘴鷗為何離居昆明
下一篇:纏足即骨折,洋人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