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顧城
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拙笨的自由
畫下一只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于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畫下
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她沒有見過陰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他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的激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光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一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面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br>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最后,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一只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里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愣
他沒有家
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只有,許許多多
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么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只有撕碎那一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我是一個孩子
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賞析】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是詩人所憧憬的理想世界和他所理解的痛苦現實交織在一起的心靈之歌。在這首長篇抒情詩里,詩人手握心靈的彩筆,用絕大部分篇幅自由而奔放地涂抹著無限渴望的理想境界。這個境界晶瑩剔透,蔚藍如洗,柔順甜美,純潔凈朗,“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注視著拙笨的自由;早晨的露水帶著迷人的微笑;“最年輕的”、“沒有痛苦的愛情”睜大藍色的眼睛,“她永遠看著我”;清晰廣闊的地平線拓展著遙遠的風景,那上面流淌著歡樂的小河;丘陵上淡淡的茸毛彼此相愛,“靜靜的春天的激動”化作一朵朵小花的生日;那個未曾見過的她很美,“我”只知道她“秋天的風衣”隨風舒展;燭火和楓葉在燃燒,節日會早早醒來,向我們講述北方童話;一切不幸都被涂去,“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輕風掠過“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大海上蕩漾著“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那里孕育著“東方民族的渴望”。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理想世界幾乎包括了人類心靈中追尋渴求所有的美好理想,飽含著詩人對自然、人生和未來的摯愛的激情,抒寫了永遠屬于人類童年的幸福“幻想”。詩人孩童般自然真誠的筆調寫出了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并且把這種追求軌跡歸結到“民族的渴望”,他要告訴人們這個世界雖然出自詩人的內心,但卻預示著我們民族的未來和明天的希望。詩人無時無刻不“在希望,在想”;把這屬于心靈的童話抒寫在大地上,讓它變成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現實。遺憾的是,“不知為什么,我沒有領到蠟筆,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創痛”撕碎了“一張張心愛的白紙”,只能讓它們去隨意尋找了。令人失望的現實同美麗動人的理想鮮明地對照著,同時也對立著,新中國歷史上的那段令人辛醉的黑暗年代容不下這童話般的理想。詩人在描繪現實時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和相對簡單的意象,顯得含蓄深沉,加重了發自內心的痛苦的份量。深切的痛苦并沒有讓詩人消沉,他既然面對世界裸露著自己的心靈,自然具備了追尋它的勇氣和力量,那就是我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看到的詩人:一個任性的孩子。這孩子屬于理想,在那幅理想藍圖中有他一個位置:他“生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發愣/他沒有家/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他只有,許許多多/漿果一樣的夢/和很大很大的眼睛”。這孩子很執著,他緊緊擁抱著自己的理想到了“任性”的程度,并且被媽媽寵壞了。這孩子夢想著“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這首詩的宗旨在任性的孩子身上完滿地體現了出來,詩人把這一切寫得寧靜自然,甜美灑脫,即便是痛苦也只是低聲傾訴,美的意愿融入詩人娓娓道來的美的節奏中。
上一篇:《悼——敬獻于沫若先生之靈》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摸魚兒》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