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 女
秦韜玉①
蓬門未識綺羅香②,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③,共憐時世儉梳妝④。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⑤。苦恨年年壓金線⑥,為他人作嫁衣裳!【注釋】
①秦韜玉(生卒年不詳),字仲明,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其詩皆是七言,構思奇巧,語言清雅,意境渾然,多有佳句,藝術成就很高。代表作有《貧女》、《長安書懷》、《題竹》、《對花》等。《全唐詩》錄其詩一卷。
②蓬門:用蓬茅編扎的門,指窮人家。綺羅:絲織品。這里指富貴婦女的華麗衣裳。
③風流:指意態嫻雅。
④時世儉梳妝:當時流行的梳妝打扮。
⑤斗:比斗,比較,競爭。
⑥苦:極,非常。恨:遺憾。壓金線:用金線繡花?!皦骸笔谴汤C的一種手法,這里作動詞用,是刺繡的意思。
【詩本事】
秦韜玉因結識當時的宦官頭領田令孜,不到一年便官至丞郎,任為節度使幕府判官。因黃巢起兵時隨僖宗入蜀避難,僖宗在中和二年(882)特下詔命主試官禮部侍郎歸仁紹,賜秦韜玉進士及第,并命將秦列入正式及第的進士名額內一同安排官職。不久,田令孜就援引秦韜玉為工部侍郎。按此,該詩應作于秦韜玉未發達之前。
【賞評】
《貧女》是秦韜玉廣為傳誦的名篇。這首七言律詩描述了一位才貌雙全的貧窮女子形象。貧女貌美如花,只因出生寒門,無緣沾身綾羅綢緞,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無媒人登門造訪,在無盡的等待中虛耗著青春。她決定拋開未婚女子的矜持與羞澀,自托良媒。但每每想到這里,卻是更添傷悲。即使托了良媒,喜好奇裝異服的舉世之人又有誰會喜歡她嫻雅的儀態、高尚的品格?即使托了良媒,她雖天生麗質、雙手靈巧而無須畫長兩眉去與流俗之人相媲美,但又會有誰來欣賞呢?這樣的風流格調、女紅出眾卻遭遇這樣的社會、世情,縱使良媒易托,也是知音難覓啊。貧女只能在自傷中將憤懣不平化作一縷沉重的嘆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在她抑郁惆悵的嘆息中似乎聽到了懷才不遇的貧寒之士憤懣不平的吶喊。這穿越時空的千年苦嘆,以其社會內涵的深刻、生活哲理的深厚使全詩蘊含著更為廣遠的社會意義。
【詩評選輯】
①金·元好問、郝天注《唐詩鼓吹注解大全》:此韜玉傷時未遇,托貧女以自況也。
②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十六:語語為貧士寫照。
③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秦韜玉詩無足言,獨《貧女》篇遂為古今口舌。“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讀之輒為短氣,不見江州夜月、商婦琵琶也。
④清·屈復《唐詩成法》:格調既高,所以不遇良媒;梳妝之儉,以其生長蓬門:(三四)分承一二,五六自傷,七結五,八結六……有托而言,通首靈動,結好,遂成故事。
⑤近代·俞陛云《詩境淺說》: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為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
上一篇:《謁山》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賦得古原草送別》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