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來
李 賀①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②。
誰看青簡一編書③,不遣花蟲粉空蠹。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④。秋墳鬼唱鮑家詩⑤,恨血千年土中碧⑥。【注釋】
①李賀:見《夢天》。
②絡緯:蟋蟀,因秋天季節轉涼而哀鳴,其聲似紡線,似促人織衣,故又名促織。
③青簡:青竹簡。一編書:此指自己的一部詩集。竹簡書久無人讀,則蠹蟲生其中。
④香魂吊書客:此泛指前代詩人的魂魄來慰問自己。書客:詩人自指。
⑤鮑家詩:指南朝宋鮑照的詩。鮑曾寫過《行路難》組詩,抒發懷才不遇之情。
⑥“恨血”句:《莊子》:“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為碧。”
【詩本事】
李賀一生郁郁不得志,秋風秋雨愁煞人。詩人對時光的流逝表現了特異的敏感,以致秋風吹落梧桐樹葉子的聲音也使他驚心動魄,無限悲苦。
【賞評】
殘燈照壁,又聽得墻腳邊絡緯哀鳴;那鳴聲,聽來仿佛是在織著寒天的布,提醒人們秋深天寒,歲月將暮。面對衰燈,耳聽秋聲,詩人感慨萬端:自己寫下的這些嘔心瀝血的詩篇,有誰來賞識而不致讓蠹蟲白白地蛀蝕成粉末?恍惚之中,伴著灑窗冷雨的淅瀝聲,一位古代詩人的“香魂”吊問詩人來了。遠處仿佛隱隱約約聽到秋墳中的鬼魂在唱著鮑照當年抒發“長恨”的詩,他的遺恨就像萇弘的碧血那樣永遠難以消釋。
秋風起,桐葉落,壯心驚。隨著一年一度的歲華流逝,詩人進取的心志也被消磨殆盡,在這苦雨凄風之夜,他一面悲嘆春秋代序、年歲不與,一面想象著古代懷才不遇者的魂魄會來慰問自己。茫茫人世,知音難覓,詩人只好寄望于神遇古人,共訴心曲?,F世無所望而望于鬼世,生無知己而期諸古人,這也真正是孤獨、凄涼、無望之至了。
【詩評選輯】
①唐·沈亞之《送李膠秀才序》:多怨郁凄艷之巧。
②宋·嚴羽《滄浪詩話》:長吉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
③清·王琦注《李長吉歌詩匯解》云:苦心作書,思以傳后,奈無人觀賞,徒飽蠹蟲之腹。如此即令嘔心鏤骨,章鍛句煉,亦有何益?思念至此,腸之曲者亦幾牽而直矣。不知幽風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書之客。若秋墳之鬼,有唱鮑家之詩者,我知其恨血入土,必不泯滅,歷千年之久,而化為碧玉者矣。鬼唱鮑家詩,或古有其事,唐宋以后失傳。
上一篇:《秋曉行南谷經荒村》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積雨輞川莊作》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