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萬里
蝴蝶新生未解飛,須拳粉濕睡花枝。
后來借得風光力,不記如癡似醉時。
詩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詠作者返吉水途中所見。觀物化,觀察事物的變化,這里指由蛹化為幼蝶。詩人從蝴蝶由蛹化為成蟲的變化,告誡人不要在成長成熟之后忘了促使自己變化的力量。忘了歷史,忘恩負義,也不會有更大的作為。
才從蛹中蛻化出來的幼蝶,還“未解飛”,翅膀未硬,軀體軟弱,它“須拳粉濕睡花枝”。觸須卷曲著,身上的鱗粉還是濕的,偃臥在花枝之上,猶如“睡”著一般。“后來借得風光力”,在大自然的培育和鍛煉下,蝴蝶通體煥采,上下翻飛,或親草吻花,或穿林過谷,飛得是那么自如,玩得是那么歡樂。可是這時它卻“不記如癡似醉時”了。如癡似醉,是幼蝶才出蛹囊“睡花枝”時的狀態。
這首詩叫人珍惜“少年時”乃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要不忘“風光力”。昆蟲由幼到大,人從幼到壯,一方面靠自身的發展,同時還有外力因素的作用。“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鄭燮《畫竹》)前輩的愛護、培養、掖助,以及環境的優越,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不記如癡似醉時”,不明白能夠振翅高飛是“借得風光力”,那便會忘乎所以,輕狂不羈,也就會碰壁、栽跟頭。反之,就能謙虛謹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斷提高自己,飛得更高、更遠、更為有力,翱翔于更廣闊的天地。幼蝶要善借風光力,成蝶要不忘風光力,這就是此詩深刻含意之所在。
上一篇:《逸詩·[先秦]佚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道傍木·[唐]唐備》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