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備
狂風拔倒樹,樹倒根已露。
上有數枝藤,青青猶未悟。
《道傍木》題意為說藤葛依傍樹木,借以“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白居易《有木》)。為人立事完全要靠自力,否則依傍他人,則人倒己亦偃。
詩人取纏繞著藤蔓的樹已被風吹倒的鏡頭,促使人從中悟出道理?!翱耧L拔倒樹”,風的狂力不是一般地將樹枝吹折,將樹干吹斷,而是“拔倒”,乃連根拔起。為了強化這一“拔倒”,接說“樹倒根已露”。這樣的樹,不僅軀干完全倒下,而且根已出土,再無“春風吹又生”的希望了。樹倒了,再無生望?!吧嫌袛抵μ?,青青猶未悟”,藤隨樹而倒,其結局必然和樹同樣枯死,它失卻了賴以生存的條件??墒撬詾檫€纏在樹上(殊不知已是倒下的樹),且樹還剛倒,它還不能預見枯死的后果,因而說它“青青猶未悟”。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點出藤的“未悟”,意在促使人從中悟道明理,切不可做依傍他人的蠢事。
古人認為處世貴自立,不要依賴他人,更不可依仗權勢。攀龍附鳳,諂上媚主,是可卑的,也是不會久長的。因此古人常以藤的附樹為喻說明問題。白居易有一首《有木》,寫凌霄花,與唐備這首可以互參:“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飖。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白詩語繁而意顯,唐詩言簡而意隱,一為直語告誡,其辭徑而直,一為委婉啟發,其辭婉而曲,各得其趣。
上一篇:《道傍小憩觀物化·[宋]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遣興·[宋]李覯》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