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梵志
惡人相遠離,善者近相知。
縱使天無雨,陰云自潤衣。
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詩所闡明的,正是這一哲理。
小人、惡人以利相交,君子、善者以義相交,所以,小人、惡人與君子、善者相遠離,君子、善者與同類相親相近而相交,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一、二兩句,詩人以通俗淺近的語言,辯證地講清了這個道理。
三、四兩句,則進一步以自然界的某種景象來比喻申說“善者近相知”的道理。“縱使天無雨,陰云自潤衣”是山中常有的現象。由于山中經常云霧繚繞,空氣潮濕,所以游山者在不知不覺之中常常衣服被潤濕了。王維亦有“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的名句。詩人王梵志以此為喻,說明善者之間不斷接觸、親近,越來越相互了解,感情越來越深,其相互之影響簡直象“陰云自潤衣”一樣自然、深切。由于這一比喻的新穎警策、自然貼切,君子之交的深情厚誼均已蘊含于言外了。
上一篇:《憐愚詩·[明]宋應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懊儂歌·[明]劉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