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龔霖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這是收入《全唐詩外編》的唐代詩人龔霖《老學庵筆記》之四中的詩句,僅此兩句。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說,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詩句是條件復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條件,有了這個必要條件,就有可能產生“更高人也行”的結果。
這兩句詩雖然說的是登山之事,但有豐富的哲理情趣。它告訴我們,要干好某項工作,或要實現某項事業,應當具有必要的外界條件即外因,再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和奮斗,就有可能達到目的,這如同登山一樣,只要有登山之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這里的“路”是“人也行”的重要條件,是關鍵之所在,是人不可缺少的依仗之勢。人如果失去了這個關鍵之勢,就會處于逆境,登山就不可能成功。這在古代有限的物質條件下更是如此。
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之間,有些東西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社會生活中的人,有時如同爬山要依靠“路”一樣,如果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外因條件,或失去立足社會的依仗力量這個外因,或不能生存,或會走向逆境,遭到失敗。比如某人在某種適當的環境中(包括物質環境和人事關系)很有作為,能成氣候,如果一旦失去這種環境,即重要外因,或叫做依仗的“勢”,不管個人作如何努力,便會變得無所作為,不成氣候,甚至變成了另一類型的人。這就是人世間因失勢便走向逆境的人生哲理。“得志貓兒雄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馮夢龍《古今譚概》)這里把具有某種外因條件與不具有某種外因條件作了對比,把順逆正反高下得失的變態表現得更為突出,更為強烈,頗具哲理情趣。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的哲理,最根本點在于:鼓勵人們充分利用外因條件,憑藉一定的時勢,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奮斗,積極發展自己,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走向勝利的彼岸!相反,不顧及外因條件,一味提倡個人奮斗,最終遭致失敗命運的可能性不是說不可能存在的。
上一篇:《罷相作·[唐]李適之》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自嘲·[宋]陸游》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