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蝶戀花》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這是一首追念舊情,睹物懷人之作。
“醉別西樓醒不記”,首句凌空而來。“西樓”,乃當時歌舞歡宴的場所。醉夢醒來,在西樓發生的許多情事已記不清楚了。惟有那綿綿的情思久久纏繞在詞人心頭,那往日的舊情,宛如一杯醇酒,令人沉醉。“春夢”兩句承上句慨嘆人生之聚散無常。晏殊《木蘭花》曰:“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小晏正是化用其意。春夢易驚,秋云不定,雖是好物,但皆不得長久。人生歡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曾幾何時,大家一起歡聚西樓。“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是何等熱鬧,何等歡快! 可如今,這一切都已煙消云散了。“聚散”在此為偏義復詞,重點在“散”字上。
離散的西樓故人如今何在呢?
醉夢醒來,景況已是凄清。明月的清輝更惹起詞人的萬般愁緒。月亮西沉了,詞人還久久不能入睡。惟有空對畫屏,靜想凝思。畫屏上那一脈青翠的吳山,仿佛就是真的高山,無情地把一對情人阻隔兩地。一個“還”字見無眠之久,一個“閑”字,見獨處之寂。同時也和詞人騷動不安的內心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醉夢醒來到夜深不眠,詞人一定想了許多許多,可作者并不明確道出,有意讓讀者自己去體味。“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從而給讀者留下更其廣闊的審美再創造的余地。吟誦一過而余味無窮。
下片“衣上”兩句承上片“醉別”而來。酒痕墨跡,乃別時情態。詞人撫今追昔,頓生物是人非之感。小晏《阮郎歸》有云:“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又《御街行》云:“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兩者感慨與此相同。衣上酒痕,詩里字句均是當年西樓歡聚的見證,可如今斯人已去,空留故物,只能徒增傷感。所以,點點行行,總是凄涼之意。“總是”二字,足見感傷之甚。
“紅燭”二句,化用杜牧“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義。蠟燭,本為無情之物,可是到傷心人眼里,它竟會替人垂淚。“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詞人把自己的感情色彩投射到所詠之物上,賦予蠟燭鮮明的感情色彩,含蓄層深,委婉曲達。唐圭璋先生云:“‘自憐’、‘空替’等字,皆能于空際傳神”。誠為神來之筆。
馮煦稱晏幾道是“古之傷心人。”(《宋六十一家詞例言》)在《小山詞》中,象這種工于言情措詞婉妙的感傷之作,可謂觸目皆是。小晏也正是以其纏綿而又真摯的情感和爐火純青的高度表達技巧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詞史上的地位。
上一篇:《莊棫·蝶戀花》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蘇軾·蝶戀花》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