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經·周頌》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
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士,日監在茲。
維予小子,不聰敬止。
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
此詩頭兩句是說:警惕著,警惕著!天道是明察一切的。敬,通儆。維,是也。思,語氣詞。后四句是說,天命可不容易順從呵!不要說,天是高高在上,只派他的使者升降于天地之間,其實他就天天監視在這里。陟,升也。厥,其也,指天。士,指天的使者。
第二段前四句大意是:呵,我小子,可不聽從而警惕著?日日有所成就,月月有所奉行。我將奮發學習,堅持不懈,以期至于心明眼亮。小子,周成王年幼,自稱。就,前往。將,行也。緝熙,奮發前進。后兩句是說,大力輔佐我擔當這個責任,指示給我以顯然的德行!佛,通“弼”,輔佐之意。仔肩,擔任。
此詩第一段是群臣進戒之詞。告誡成王要安于天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上天的使者天天在這里監察著,要警惕呵!切莫做傷天害理之事。第二段是成王受戒之答詞。成王虛心地表示接受上天的考驗,決心奮發學習,努力進取,使自己不斷臻于完美境界,并且希望群臣盡力輔佐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德行。
此詩反映了周朝君臣之間的魚水關系。群臣可以坦誠地向君主進忠告,君主則虛懷若谷,懇切地接受考驗。此詩還表現了是非觀念無處不在的哲理意義,只是把上天奉為至高無上的是非評判者,顯然帶有唯心主義色彩。
姚際恒云:“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此三百篇言學之始。”這兩句,確系《詩經》中關于學習的最早論述。在封建社會,有效地鼓舞過千千萬萬的莘莘學子,就在今天,也不失為人們勤奮學習的至理名言。
上一篇:《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十六,節選)·[唐]白居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斷句·[唐]無名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