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覺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蔡確于嘉祐四年(1059)中進士,元豐五年(1082)拜尚書右仆射,元祐中,罷知陳州,以弟蔡砥贓敗,奪職,徙安州(今湖北安陸),夏日登車蓋亭,作詩十首,此其第三首。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在貶官后的閑散心情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是寫詩人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看書疲倦后,美滋滋地睡了一個午覺。“紙屏”,指以藤皮繭紙制成的屏風。睡在屏風后面可以避免日曬,加之有石枕、竹方床可眠,自然會感到涼爽舒適,再乘著興致看看書,好不自在。這里,既貼緊了詩題的“夏日”時令,又扣住了詩人消閑的雅趣。看了一些時間的書,有了倦意,書就從手中掉下,不由得進入了夢鄉,這種情態,說明了詩人游憩車蓋亭的悠哉樂哉。詩人看的是什么書,做的什么夢呢?雖然詩中沒有明寫,但還是可以探知到的。
詩人本題第一首寫道:“公事無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須隨。溪潭直上虛亭里,臥展柴桑處士詩。”他官卑職冷,公務不多,顯得十分清閑。從“臥展柴桑處士詩”中可知他看的是陶淵明的詩。陶淵明,潯陽柴桑(今屬江西)人。他躬耕隱居,隔絕塵世。明代的何湛之在《陶韋合集序》中說:“晉處士植節于板蕩之秋,游心于名利之外。”這種潔身自守的高風亮節,頗為詩人蔡確所賞識。陶淵明的詩里多見優美靜謐的田園風光圖畫:東籬南山、青松奇園、秋菊佳色、日夕飛鳥、犬吠深巷、雞鳴樹巔,……。這位田園詩人始終不得志,幾仕幾隱,自從彭澤棄官歸隱,便再未出仕,終于脫離了塵世這個羅網,深深悟到為官的煩悶和棄官的自在。詩人蔡確所作的夢,顯然就是耕樵處士之夢。
“睡覺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是寫詩人夢醒之后獲得妙悟,流露了迫切歸隱之情。詩人一覺醒來,為夢所啟發,立下了歸隱之志,所以頓感心胸開朗,不由得莞爾而笑,笑人生如夢,聯系自己成了謫官,看透了官場上的魚龍變幻,也看穿了官運的令人莫測:紅運一來,頻頻升官,飛黃騰達;飛禍一降,輕則貶官,重則喪身,這不都如大夢一場嗎?詩人也笑夢如人生,睡已過去,夢卻難忘,陶淵明所走的人生之路不就是詩人要走的人生之路嗎?他已聽到了漁歌笛聲在呼喚著他去棲隱,于是詩人下了決心要象陶淵明一樣:遠離這亂紛紛的人世,走向清靜的樂土。
全詩委婉深切地表達了詩人對富貴如云煙的認識,也暗示了他所悟到福中藏禍,棄福避禍的哲理,頗耐人尋繹。
上一篇:《壬戌清明作·[明]屈大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夜望單飛雁·[南北朝]蕭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