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少年行二首》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明]高啟
官侍長楊拜夕郎,況憑內寵在椒房。賜金十萬身無用,乞作胡姬一日妝。
下直平明出禁門,笑提博局伴王孫。寶刀不敢輕輸卻,明日沙場欲報恩。
《少年行》屬《雜曲歌辭》。《樂府遺聲》名之為《游俠曲》。詩二首虛實結合,塑造了一個身在宮中,輕生重義,無時不思以身報國的少年英雄形象。熱情地贊揚了他的忠貞品質,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第一首,一、二兩句,詩人首先將少年主人公推向觀眾,平鋪直敘地向人們介紹這位少年英雄的特殊身份和所處環境。“官侍長楊拜夕郎,況憑內寵在椒房?!弊x之令人有下筆漫無邊際、離題萬里的感覺,無論怎樣,人們很難將宮中侍衛官和少年英雄聯系在一起。第三句卻極見詩人功力,承上啟下,順勢引出“乞作胡姬一日妝。”“胡姬”即西域美女;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和西域各民族統稱為胡;“姬”是對女子的美稱。這最后一句乃全詩畫龍點睛之筆,即詩家所謂的詩眼所在。乍一看來,似乎不知所云,怎么由宮中扯到“胡姬”身上呢?其實,沒有這一句,全詩也就沒有了靈魂。正是“胡姬”一語泄露了詩人的天機,亮出了詩人的良苦用心,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少年英雄的志向所在。由此看出,此詩從形到神,酷似絕句。關于絕句的章法,元人楊載的《詩法家數》認為:“大抵起承二句困難,然不過平直敘述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于宛轉變化功夫, 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蔽覀兛梢哉J為“乞作胡姬一日妝”是一種有趣的逗樂語言,這種語言只能出自這個少年之口, 非常合乎一個剛剛步入青春的人的心理特點和口吻,對什么事情都充滿著好奇,對生活, 對異性更是充滿著神秘和向往,憧憬著幸福和甜蜜,所以,在邊塞打勝仗之后首先想到的戰利品就是“胡姬”,他把美女當作最珍重的,這是作為人的一種欲望的自然的流露透過語言再深入一層,就可見其志向和性格:灑脫豪放,調皮聰穎,不慕富貴,不圖安逸,不羨錢財,志向遠在邊塞,制服胡人,以保國家太平,百姓安居。這樣我們便可看出,前兩句是后兩句的鋪墊,后兩句是對前兩句的升華;沒有前邊的鋪墊,后兩句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后者,前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樣前后相聯,天衣無縫,結合緊密,渾然天成。
第二首,詩人采取與第一首同樣的表現手法,先寫“下直平明出禁門,笑提博局伴王孫?!薄跋轮薄奔聪掳??!安┚帧奔雌灞P。也就是說,天即將明亮,這位少年下班走出宮廷,非常興奮地和貴公子們一起擺下棋陣,興奮之至,忘乎所以,隨便以身上所帶之物作為輸贏的抵押,這種舉動也只能是少年所為??墒?,第三句另辟蹊徑,寫“寶刀不敢輕輸卻,明日沙場欲報恩?!彼自捳f:“寶劍贈壯士,脂粉送佳人?!痹娙嗽谶@里將寶刀一把送給了少年英雄,以寶刀寫其壯,身上之物最為珍重者,惟寶刀而已耳。只有寶刀不敢作為抵押,其他則全然不惜,因為來日還要奔赴沙場,驅逐胡虜,安邦定國,報答君恩。身雖在宮中,心卻無時不在邊塞。但是,少年英雄的這種志向依然是在最后點出的,前面的描寫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兩首詩,手法相同,一個人物,一寫言,一寫行,各自獨立成篇,又互相關聯,互相依存,雖無曹植《白馬篇》那樣鋪張揚厲地描寫“幽并游俠兒”,但我們的少年主人公何嘗不是“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呢?又何嘗不能“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呢?當然, 《白馬篇》中詩人感情的潮水如同驚濤出急峽,好似銀河落九天,奔騰直下,不可遏止他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將一系列動作描寫和形象生動的比喻,不厭其多、不厭其煩地盡情羅列在一起,把少年英雄的形象維妙維肖地勾畫出來。而詩人高啟卻避開《白馬篇》,躲開“游俠兒”,另出心裁,采用虛寫,別開生面,讓讀者通過自己的引導,充分馳騁想象,來彌補詩中所采寫,道出詩中所未道,說出詩人之心聲,深得唐人絕句之妙處因此,在《少年行》二首中,輕利重義,灑脫豪放,忠于國家,慷慨奔赴沙場報國殺敵的少年英雄依然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卒讀全詩,我們不是已經看到這位少年,騎著裝飾華美的雪白大馬在“聯翩西北馳”嗎?
上一篇:張籍《少年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居夷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