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福建省·武夷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武夷山在福建省崇安縣南,方圓60里,四面溪谷環繞,不與外山相連,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主要風景是 “山環六六峰(三十六峰)”和 “溪曲三三水”。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蕩漾著無數赤黑斑駁的巖峰,那就是大王峰、幔亭峰、玉女峰等36座山峰,它們拔地而起,秀拔奇偉,千姿萬態,有的縝潤如玉,有的森銳如筍,有的秀麗如靜女,有的象樓臺那樣突兀聳立,令人決眥蕩胸,嘆為觀止,歷代詩人在那里留下過許多詩篇。
武夷山 (大王峰)
少讀封禪書,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此山,秀杰非昔聞。
三十六奇峰,秋晴無纖云。
溯流進小艇,愧驚白鷗群。
[詩名] 游武夷 (全詩20句)
[作者] 陸游
[注釋] ●封禪書:為《史記》八書之一,專門記載秦漢時皇帝祭祀泰山及其他名山的事,其中也記述了漢武帝遣使以干魚祀武夷君事。
三十六峰飛翠寒,手攜玉杖叩元關。
神仙曾到有遺跡,天地已來無此山。
木杪樓臺浮海上,月中笙樂奏云間。
天宮借得寧王笛,騎取蕭郎赤鳳還。
[詩名] 武夷山
[作者] 薩都剌
[注釋] ●元關: 堪輿家 (俗稱風水先生)以水源為元關?!駥幫醯眩簩幫?,唐玄宗之兄,名憲,雅好音律,善吹笛?!短嫱鈧鳌罚骸懊骰?即玄宗)與兄弟同處,妃子竊寧王玉笛吹之。”●蕭郎赤鳳:蕭史善吹簫,能以簫作鸞鳳之音,秦穆公以女弄玉為其妻。后夫妻乘龍鳳仙去。事見《列仙傳》。
武夷甲天下,清絕多奇趣。
名峰三十六,一一拱天柱。
此境非人寰,蔚為神仙所。
我欲探窮源,白鷗沒星渚。
[詩名] 武夷 (全詩24句)
[作者] 謝章,宋人。
[注釋] ●人寰:人間世界?!裥卿荆何湟纳骄徘M頭的星渚渡。
大王屹立如砥柱,寒碧玉笥留題古。
玉女亭亭二侍隨,疑為西幄右仙侶。
馬鞍簇簇御云車,秦時毛女曾結廬。
全山百二十里中,巍然乃是天心峰。
[詩名] 武夷三十六峰歌 (全詩80句,盡寫36峰,選8句)
[作者] 何瀚,字君濟,清閩縣(今福建閩侯縣)人。乾隆甲子,任崇安教諭(縣學長官)。長于書,精于詩。
[注釋] ●大王:指大王峰,一名天柱峰,雄踞在九曲溪口,是進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有“仙壑王”之稱。登其巔,放眼四望,武夷36峰皆朝拱此峰,故名?!裼衽褐赣衽澹谖湟纳蕉?,突兀挺拔,巖石秀潤光潔,峰頂草木參簇,宛如山花插鬢,亭亭玉立若少女狀,故名?!耨R鞍:指馬鞍巖,巨石壁立,狀如馬鞍,相傳有毛女結廬其上,又名毛廬峰?!裉煨姆澹涸谏奖?,居武夷山120里之中,猶如天之樞極,故名。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詩名] 武夷山
[作者] 辛棄疾,號稱詞中雄杰的辛棄疾除了慷慨悲歌的愛國詞作之外,也有描繪秀麗山川的優美詩篇。一組《武夷山》絕句便是他在游閩期間所作,寫得婉約動人,別具情致。
[注釋] ●玉女二句: 詩人把玉女峰想象成一位美麗的少女,以戀人相愛的心情描寫游人對山川的傾慕,顯得別有韻味。此二句是說游人一葉輕舟來到玉女峰前,一面撐棹,一面引吭高歌,表達對玉女峰的愛慕,而玉女峰峰頂的草木蒙茸,加上云霧繚繞,其倒影在溪水中,被棹篙觸動 (故稱“動清波”),似在脈脈地向游人致意?!裼稳硕洌合胂笥稳穗x去后,孤獨的玉女在夜空之中,楓林颯颯,不勝凄涼的情景,“月滿空山”是惆悵的境界。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下聞。
[詩名] 武夷山
[作者] 辛棄疾,此詩寫武夷訪仙,將武夷寫得有如仙境。
[注釋] ●仙人此避秦:傳說秦始皇時,曾有武夷君、皇老姥、魏王子騰等避秦于此?!褚幌疲合宄海朴乘?,故云“一溪云”。此句描繪仙人行蹤,異常幽美。●花開花落:形容尋找的時間很久,而且找不到?!穹路鸫岛嵲孪侣劊合扇怂坪踹€在武夷。詩句寫得撲朔迷離,如真入仙境。
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征蠻。
他年覓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換此山。
[詩名] 題萬年宮壁
[作者]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明代抗倭名將。此詩為作者從福建移鎮薊門 (今北京市北郊),途經武夷所寫。詩題于壁上,勒于石上,表現作者衛國御敵的決心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注釋] ●萬年宮:俗稱武夷宮,在武夷山九曲溪口、大王峰麓。始建于唐天寶年間,歷代數易其名,初名天寶殿(唐),后稱會仙觀(南唐)、沖佑觀 (宋)、萬年宮 (元)、沖元觀 (明),清代改為沖佑萬年宮,是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一劍:指兵器。此句寫軍威強大。●甫: 剛剛?!衿教攺驼餍U:指作者在福建平定倭寇,又到北方去衛國御敵。●封侯?。夯实圪p封臣子官爵的符印。此指為國建功立業后所得的賞賜。后二句的意思是,以后如果建功立業而封侯,我愿意拿這侯位去換取這座山。意即像賀知章那樣,棄官歸隱。
十六洞天奇可憐,神工鬼斧劈何年?
水多懷抱頗為曲,峰各自尊不肯連。
[詩名] 游十六洞天 (全詩8句)
[作者] 嚴睿,明人。
[注釋] ●十六洞天:道教稱武夷山為六洞天。
武夷之山千萬峰,溪水詰曲流其中。
噴云涌雪可舟楫,一棹撫覽仙人蹤。
[詩名] 武夷行 (全詩二十句)
[作者] 趙林,字閱道,宋衢州西安 (今浙江衢縣),景祐進士,官殿中侍御史(高級監察官員),彈劾不避權貴,號“鐵面御史”。曾任崇安縣知事。詩諧婉多姿。
[注釋] ●仙人蹤: 指秦代武夷君、皇老姥、魏王子騰等來此山避秦的仙人。
誰畫千年老令威?丹青今古照清輝。
玄裳朱頂蒼崖畔,豈憶沖天萬里飛。
[詩名] 仙鶴巖
[作者] 李綱
[注釋] ●仙鶴巖:大王峰西壁有鶴形,白翎黑頸,昂首而立,宛然如繪,因之得名?!窭狭钔哼|東人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變成一只鶴歸遼陽。此詩中的老令威指仙鶴?!裥阎祉敚涸娙嗽谙生Q巖,想象這鶴是黑羽丹頂?!褙M憶句:詩人把仙鶴描繪成似在回憶“沖天萬里飛”,透露出作者渴望戰斗的情懷。
玉女峰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詩名] 幔亭峰
[作者] 辛棄疾
[注釋] ●幔亭峰: 在大王峰左側,比大王峰稍低,峰頂平曠,相傳是武夷君宴會鄉人處。●山上二句:一寫聽覺,仿佛聽到笙鶴聲; 一寫視覺,仿佛看到翠云屏,使人如入仙境?!衽钊R二句:用傳說中的蓬萊仙山、瑤池仙境與現實的幔亭相比,說尋找蓬萊、瑤池是空費力氣,人間有實實在在令人神往的幔亭峰。
玉殿遙辭下太空,衣籠積翠珮搖紅。
月明清影應聞語,不在妝臺在水中。
[詩名] 玉女峰
[作者] 曹學佺,明代人。
[注釋] ●玉女峰:在武夷山二曲溪南,突兀挺拔,峰頂草木參簇,宛如山花插鬢,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此峰與大王峰隔岸相峙。玉女峰右側有一圓石叫鏡臺,傳為玉女梳妝之處?!裼竦钸b辭: 指玉女峰是天上玉女遠辭玉皇大帝下凡來的?!裨旅鞫洌赫f在月夜看到玉女峰的倩影,似乎聽到她在說話,但她的話語不是在妝鏡臺,而是在水中,那九曲溪水的流響就像是玉女在細語。
石室陰幽卻朗然,仰窺長罅見清玄。
不知誰把如椽筆,畫出光明一字天。
[詩名] 一字天
[作者] 蔡公亮,建陽 (今屬福建)人。南宋寶祐元年末進士,官大理司直。
[注解] ●一字天: 又稱一線天,在二曲舞雪臺西。連云絕褵,長數百丈,頂裂一罅,仰視唯見天光一線?!袂逍狠p清玄幽,指天空?!袢绱P:《晉書》載:王珣夢人授大筆如椽。覺,語人曰此當為大手筆。俄而帝崩,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后人遂用“椽筆”、“大手筆”稱頌他人所寫的文字。
百粵堯時路未通,曲溪春水沒長松。
老仙臺上垂明月,不釣凡魚只釣龍。
[詩名] 釣魚臺
[作者] 翁彥鈞,字簡行,崇安 (今福建崇安縣)人。宋徽宗政和二年進士,歷知汝州、高郵,于武夷題詠甚富。此詩寫釣魚臺老仙垂釣,富于神奇浪漫色彩。
[注解] ●釣魚臺:又名仙釣臺,在四曲。山中一泓平湖,平靜、柔和;西北角上一石屹然上聳,即仙釣臺。●百粵:即百越。古時對閩粵一帶的統稱?!翊姑髟拢杭创贯?,“明月”指釣鉤,因釣鉤彎曲,形如月牙?!短撇抛觽鳌份d:詩人張祜竭李紳,自稱“釣鰲客”,李怪而問之:“釣鰲以何為竿?”曰: “以虹?!薄耙院螢殂^?” 曰 “新月”。
閬苑花前是醉鄉,踏翻王母九霞觴。
群仙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
[詩名] 題詩巖
[作者] 許碏,唐代高陽 (今河北保定人),自稱“高陽酒徒”。早年,舉進士不第,遂學仙于王屋山。平生游蹤遍及海內名山。到武夷,在絕頂題詞:“許碏自峨山尋偃月子到此?!贝嗽姳闶撬}于題詩巖上的。詩中表述了他是如何被謫向人間的,表現出一種落拓不羈的酒狂情懷。
[注釋] ●題詩巖:在四曲北岸,因許碏曾在此題詩而得名。后來不少游人在此題詠,以致今天看上去,聳立的巖石上“滿壁龍蛇”。●閬苑:一般指宮殿庭苑,此指神仙居住的天宮庭苑。●觴:古代酒器。
獨上高臺俯萬峰,飄然雙袖舞天風。
丹山碧水煙霞迥,身在蒼冥杳靄中。
[詩名] 登嘯臺
[作者] 龔用卿,福州人,明嘉靖丙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注釋] ●嘯臺:即今之“一覽亭”,在武夷第一勝境天游峰巔,為一小巧玲瓏的六角亭,初名嘯臺。登此臺,高倨萬仞之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全景盡收眼底。●迥:遠。●蒼冥杳靄: 高空云霧。
一樓高立萬峰巔,遠望迢迢在半天。
昨日幸儂樓上住,不然還道住神仙。
[詩名] 在舟中回望天游一覽已在天上
[作者] 袁枚
[注釋] ●天游:指天游峰,為武夷最高峰,常有云霧迷漫,登其巔,觀云海,有如天上漫游,故名,絕頂有一覽亭,高踞萬仞之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全景盡收眼底。天游一覽,即天游峰一覽亭?!褚粯牵褐敢挥[亭,即嘯臺?!褡蛉斩洌赫f幸好自己昨日在上面住過,否則還以為那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呢。筆墨詼諧,情調輕松。
徑轉山深一問津,幾時曾住避秦人?
空余洞口寒溪水,長泛桃花不記春。
[詩名] 游小桃源
[作者] 張彬,清代人,此詩寫武夷山小桃源,詩意全從陶淵明 《桃花源記》而來。
[注釋] ●小桃源:在武夷山六曲北岸蒼屏峰與北廊巖之間,以風光近似武陵桃源而得名。沿“松鼠澗”入谷里許,亂石塞谷斷流,曲轉而入,有一石門楹刻: “喜無樵子復觀弈,怕有漁郎來問津?!边^石門豁然開朗,四山環繞中有田園十數畝,極似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徑轉二句:寫問津,問:“幾時曾住避秦人?”相傳武夷山曾有武夷君等來此避秦?!窨沼喽洌阂圆淮鸫饐?,“長泛桃花不記春”,使人想起《桃花源記》中所寫武陵人問桃花源人今是何世?回答是“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絕壁飛泉掛白龍,一簾風送玉玲瓏。
聲傳空谷晴疑雨,勢轉丹巖淡復濃。
噴月垂垂搖碧漢,沉云冉冉散芙蓉。
尊前誰作高山調,拂袖吾從問赤松。
[詩名] 水簾洞
[作者] 樊獻科,縉云(今浙江縉云)人。明嘉靖丁未進士。官侍御,代巡閩省,時倭寇犯境甚熾,他率師出戰,大勝倭寇。在武夷山有他的題刻數處。
[注釋] ●水簾洞: 位北山,為武夷最大巖穴,高廣數十丈,中有祠、觀數處,可容千數百人。巨巖上突下嵌,巖頂有流泉兩道,凌空飄灑,狀似珠簾?!段湟纳街尽贩Q之為“山中最勝之境”?!窀呱秸{:指戰國時伯牙所鼓的琴曲“高山曲”?!癯嗨桑?傳說中古代仙人赤松子?!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p>
天斧一劈裂山竅,鐵壁夾立聳危峭。
峽骨吹風六月寒,太古日輪不相照。
側身倚石石岈岈,坐恐坤軸皆欹斜。
暗香瀉碧轉巖腹,片片浮出前峰花。
[詩名] 流香澗
[作者] 周長庚,閩縣 (今福建閩侯縣)人。清同治壬戌舉人,官臺灣彰化教諭。詩學岑參、高適,時有警句。
[注釋] ●流香澗:一作留香澗,也名倒流留香澗,在天心巖北麓,此澗水流由東南倒流入山,澗旁危巖夾立,抬頭仰望,犬牙交錯的崖石,岌岌欲墜,僅從中透一線幽微的天光,午間方見日照,幽爽宜人。●日輪:太陽?!窭ぽS:地軸。●欹斜:傾斜。●暗香瀉碧:此澗的澗旁丹崖壁立,一叢叢山蕙、石蒲、蘭花散出一縷縷幽香,“沿村行數里,入谷便聞香”,明詩人徐熥睹此景,改“倒水澗”為“留香澗”。
彩嵐漫舞畫屏輕,九曲溪旋六六峰。
玉女婷婷惹客思,年年歲歲總關情。
[詩名] 武夷山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六六峰:武夷山三十六峰?!裼衽褐赣衽濉?p>
玉女搔姿花插鬢,大王賜浴碧渾身。
恨思鬼嶂其間梗,咫尺天涯日夜心。
[詩名] 武夷山玉女峰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鬼嶂:指玉女與大王兩峰間的鐵板嶂。玉女峰與大王峰隔岸相望,中間為鐵板嶂阻隔,可謂 “咫尺天涯”。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武侯祠》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武當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