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吉·[越調] 小桃紅
喬吉
孫氏壁間畫竹
月分云影過鄰東①,半壁秋聲動。露粟枝柔怯棲鳳。玉玲瓏,不堪歲暮關情重。空谷乍寒,美人無夢,翠袖倚西風。
【注釋】 ①鄰東: 即東鄰。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中塑造了一位“東家之子”,極力夸張、渲染了其美貌,稱其“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鑒賞】 這首小令是一首題畫之作。
畫是靜態、直觀的,而詩卻可以是流動、想象、空靈無跡的。詩與畫更可以相得益彰,使內容的表達臻于完美。該曲所題孫氏之畫無可考,只知所畫為竹,那就讓我們于“詩情” 中去尋找“畫意” 吧!
本曲首句即從畫境寫起。有 “云”、有“月”、有 “鄰”、有 “壁”,時值深秋。這靜態的畫面本身,已是十分優美,一加上詩的想象,一 “分”、一“過”、一“聲”、一“動” 即刻化靜為動。眼前是云破月來,竹影搖曳過東鄰;耳畔是秋聲瑟瑟,半壁有聲動天地。這里既有云破月來,一剎那間竹影的突現,又有呼號奮發的秋聲,使人不禁想起了歐陽修的 《秋聲賦》: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如此秋聲飛“動” 于斗室之中,半壁之內,足見畫者技藝之高超,觀者神情之專凝。
秋寒之夜,鳳凰不勝秋露之寒,戰慄于玲瓏柔枝; 歲暮之時,美人不堪乍寒空谷,徘徊于西風瘦竹。這里所寫的佳人或許是畫中實有,也可能是詩人心中之畫、意中佳人。但“空谷乍寒” 的感覺卻是畫家所無法表達的。作者由竹想到“翠袖倚西風” 的美人,多半是受了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詩句的啟發。
佳人倚竹,鳳凰棲竹,以佳人之高潔,以鳳凰之神異,卻一樣為秋風所欺,一樣被暮情所擾,幽獨之情、悲切之氣在詩中之畫、畫中之詩中得到了充分表達和宣泄,已讓人無法辨出是在詩里、在畫里、在心里,還是在夢里。
上一篇:倪瓚·[越調]小桃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張可久·[越調]小桃紅·寄鑒湖諸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