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越調] 小桃紅
張可久
寄鑒湖諸友
一城秋雨豆花涼。閑倚平山望。不似年時鑒湖上,錦云香,采蓮人語荷花蕩。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鑒賞】 鑒湖是浙江紹興的游覽勝地,作者很喜歡那里,在那里他結交了許多朋友,那里給他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這首作于揚州的小令,就充分表達了對鑒湖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借對昔日鑒湖美好生活的回憶,委婉地表達了對漂泊生活的厭倦。
這首曲子從眼前所見之景寫起: 秋雨過后,古城更透出一絲涼意,點綴在荒郊原野的豆花也顯得更加稀疏、冷落。這里表現出的凄清和涼意是作者眼前所見,也是他心頭之感,他此時正客居揚州,漂泊他鄉的孤寂加上秋天的蕭條冷落,也就更增添了他心頭的凄清和寒意。人在孤苦、凄清之際都愛回憶幸福的往事,此時作者登上平山、臨堂遠眺,遙望江南諸山,又想起了昔日在鑒湖時與諸友在一起的歡樂。記得也是這樣的一個時節,鑒湖上荷花依然盛開,滿湖都是迷人的清香,采蓮姑娘在湖上一邊說笑,一邊采蓮,歌聲笑語蕩漾在湖面上……與諸友在湖邊欣賞這一切,是多么愜意! 那場面是多么歡快、熱鬧啊,完全不同于眼前所見。想到自己現在孤身一人,流落揚州,為無望的前途和功名奔忙,更令作者萬分悲涼。西風陣陣,讓他更覺悲苦,他真不想再這樣漂泊下去,天邊南飛的大雁,清溪上傳來的陣陣漁歌,讓他更起歸隱之心。他告訴鑒湖諸友,他要歸隱滄浪,重返田園,以此驅散這眼前的愁苦,結束這長期漂泊的生活。
此曲體現了張可久曲的一貫風格,含蓄清麗,融情于景,借景傳情。全曲除一 “恨” 字,均無直接抒情的句子,然而作者在寫景的同時又處處在抒情,作者借平山之上所見秋景的悲涼,道出了自己當時的心境; 用昔日快樂的場面更襯出現在的凄涼; 最后又巧用 “滄浪” (即水清之憂) 指代歸隱 (因為歷來的歸隱者多與滄浪之水有關),含蓄而有意境,讀后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喬吉·[越調]小桃紅·孫氏壁間畫竹|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李伯瑜·[越調]小桃紅·磕瓜|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