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叔度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漢]民歌
廉叔度,來何暮。不火禁,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
《后漢書·廉范傳》記載:良將廉頗之后廉范,字叔同,建初中為蜀郡太守。執政其間,成都人丁興旺,物產豐富,村邑房宇林逼路側。法令禁止居民夜晚耕作以防火災,百姓不聽,燒火者更加隱蔽,日漸增多。廉范根據實情廢除先日禁火條令,但嚴格驅使百姓多多儲水以防萬一。百姓得到方便,衣食住行均有改善,乃出歌謠頌揚廉范。《廉叔度歌》收在《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中。
這首歌謠短短五句,人民大眾的樸實情感溢于言表。
一、二兩句著重點出象廉叔度這樣的人廉待人義、從政潔的好官吏,來到我們這兒做太守怎么這么遲呀!如果早一點任職,我們早安居樂業,太平度日了。一個“遲”字道出了人民群眾對廉叔度的無限感激。
三、四兩句,歌頌廉叔度廢除禁火先令,嚴令儲水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這樣開明的政策,便利人民。人民自己為歌稱頌。從“不禁火”窺豹一斑,可看出他其它各項政策的清明。
最后一句三言轉七言, “平生無襦今五袴”從一個側面作今昔對比,說明老百姓以往連件短衣都沒有,而今可擁有五條褲子,從而歌頌廉范治蜀有功,給百姓帶來溫飽。語言樸實,感情深沉,表現了民歌的特有風格。
上一篇:楊維楨《廬山瀑布謠并序》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徐渭《張家槐》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