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水仙子 詠雪
喬吉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凍成片梨花拂不開。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銀棱了東大海。探梅的心噤難挨。面甕兒里袁安舍,鹽堆兒里黨尉宅,粉缸兒里舞榭歌臺。
喬吉這首小令,利用元代散曲可以加“襯字”的特點,大筆渲染,描畫大雪飛揚、鋪天蓋地的景象,盡情抒發(fā)了詠雪探梅、自詡高潔的情懷。
作者一落筆,就用兩個精工的對偶句形成合璧對,極力夸張地寫出紛紛揚揚、密密麻麻的下雪奇觀,想象瑰麗,境界迷濛。緊跟著又追補兩句: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銀棱了東大海。” “三千界”,乃佛家語“三千大千世界”的略稱,這里泛指宇宙。“棱”(leng),當時俗語,相當于“打”,這里有“鍍”的意思。如果說“柳絮”、“梨花”是借前人名句以喚起讀者的想象,那么,用灰泥(“大”亦是襯字)漫空來描寫雪下得急、下得大,則恐怕是作者獨出心裁的創(chuàng)造了;何況他還要加上一句“銀棱了東大海”!就在這極力描繪、氣勢磅礴的背景下,作者用“探梅的心噤難挨”一筆煞住,真有如將奔瀉的瀑布一下兜攏似的力重千鈞。
緊承詠雪寫景、贊梅抒情之后,作者更大筆淋漓地渲染出一個大雪覆蓋的琉璃世界,進一步寄寓其激濁揚清的情懷。他說:貧寒讀書人的房舍給雪蓋住了,像藏在面甕里一樣;富貴官宦家的宅院給雪蓋住了,像藏在鹽罐里一樣;供歷代王公貴族歌舞享樂的樓臺殿閣,像藏在粉缸里一樣。“袁安舍”,是貧寒讀書人的茅屋。袁安,原為東漢貧士,一天洛陽大雪,人多出外乞食,他卻僵臥不起,洛陽令巡行到他家門口,除雪入戶,問他為何不出,他說: “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為賢。“黨尉宅”,指富貴人家的宅院。“黨尉”謂北宋時太尉黨進,遇到下雪天,他就在“銷金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辟寒》)。同為大雪覆蓋的袁安舍和黨尉宅,前者安貧樂道,死不求人,后者花天酒地,安享富貴,對比是如此強烈,褒貶正暗寓其中。至于那王公貴族的“舞榭歌臺”,也不過是過眼云煙。作者層層深入地抒發(fā)了對高潔貧士的同情和敬慕、對庸俗豪貴的反感和鄙視、對古往今來一切得志一時者的輕蔑和否定,含蓄而又深切地表達了詠雪贊梅、自詡高潔的主旨。
上一篇:雙調(diào)·殿前歡省悟(七首)·李伯瞻|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diào)·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宋方壺|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