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別》言情贈友詩歌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
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
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
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人的心理具有一種“順應”功能,即環境對人心理的制約影響,形成人內心圖式的改變。此詩首句便運用“秋風生”的自然環境描寫來渲染詩中這對情人此時此地如秋風般悲涼的心境。接著寫到“愁人怨離別”,真是“屋漏又遇連陰雨”,在這愁煞人的秋風吹起之時,這對情人又要分離了。此時此境,其悲怨凄涼之心情自不待言。這里外部環境與內在心境完美地融會統一為一體了。
“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愈是將要別離,就愈是感到情之可珍可貴與難舍難分,以至到了兩人含情相對,“竟無語凝咽”的地步。這四小句的中心字眼就是這“咽”字。它把這四句緊緊地連綴在一起。傷別離,又恐傷感,便欲哭又忍; 致珍重,又無話語,便欲說還罷,最終只好 “咽”了。只此一 “咽”,便把 “欲語”之狀活生生地展現出來,也把 “難說”之悲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對情人別離時的千言萬語,千愁萬緒都“夯”在這 “咽”字里面了,正因此,這個 “咽”字也只有這兩個雙雙相對、無語凝咽的情人才領受得最痛切、最深刻。
“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詩人最后大筆一揮,推出一幅豁然開朗的寬闊畫面,使讀者看到了這對情人別后雖遠在天涯,卻共望明月彼此思念的情狀。“唯所思”與 “共明月”都是運用 “雙向感受”的手法,極佳地表現了兩人的深情厚愛與相互信賴。盡管兩人為地理位置所隔開,可他們的摯愛之情、相思之意卻如明亮的月光般是隔不斷的。
最后一句畫面明朗的自然環境描寫同首句的環境描寫相映成趣,分析起來很耐人尋味。前面說過,首句的環境描寫只是審美主體的 “順應”心理功能所起的效應。這一句環境描寫則是一種 “同化”心理功能在起效用,即主體審美心理能動作用力的結果。在這里,自然環境對人心理不再是簡單的圖式改變的制約影響,而是激揚連引出審美主體心理結構深層積淀著的人生意識的能動影響。如果這首詩沒有最后這句開闊通脫的慰藉式遐想的環境描寫,在煞尾前把前面低沉郁悶的基調引向另一高層,那此詩則只是一首整個籠罩著一層陰霾的很尋常的悲切凄楚的別離詩了。
上一篇:《雙井茶送子瞻》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聽箏》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