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其二)》言情贈友詩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①,玉虎牽絲汲井回②。
賈氏窺簾韓掾少③,宓妃留枕魏王才④。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是 《無題四首》 的第二首,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對愛情的期待與幻滅的痛苦,是一篇“刻意傷春”之作。
起聯描繪環境氣氛: 颯颯東風,飄來濛濛細雨; 芙蓉塘外,傳來隱隱輕雷。這境象既隱隱透出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籠罩著一層凄迷黯淡的色彩。烘托出女主人公隱隱萌動的春心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這種象外之致跟詩歌意象的暗示性有密切關系。東風細雨,使人聯想到 “夢雨”一類充滿夢幻色彩的愛情意象; 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與唐人詩作中,常與男女相悅傳情相關; 而 “輕雷”又暗用司馬相如 《長門賦》 “雷隱隱而響起,聲像君之車音”,透出愛情上若有所待的心態。紀昀說: “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或許正是指這種富于暗示性的意象所構成的渺遠朦朧意境。
頷聯續寫女子居處的幽寂。室內,深閉的蟾狀熏爐填入香料后,爐煙裊裊; 室外,虎狀的轆轤轉動井索,汲上井水,其聲啞啞。這種景象,正烘托出女主人公幽居的孤寂和永日無聊的意緒。而裊裊的煙絲和牽絲的轆轤,又是牽引女子思緒的外物,這從兩句中分別用 “香” “絲”諧“相” “思” 可以看出。這一聯由于意象的暗示性比較隱約模糊,意蘊相當隱晦,但在幽寂中有情思牽引的境象仍約略可見。如果起聯是寫“神女生涯原是夢”,那么這一聯便是寫“小姑居處本無郎”。
詩的后兩聯是一個整體,不妨看作女人公的心理獨白。腹聯所概述的兩個愛情故事,盡管結局有幸有不幸,但都具有相同的特點: 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是女子方面主動向男子表白愛慕之情,而且感情之強烈可以沖破禮教的約束,越過生死的界限,從而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愿望是無法抑止的。如果把這一聯的意蘊翻成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那就是——春心自共花爭發。這一聯乍看似與頷聯不相屬,但從情思的牽引到春心的難抑,內在的意脈仍然一貫; 由上聯“燒香” 引出賈氏贈香,由 “牽絲 (思) ” 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聯想也自有線索可循。
末聯承上“春心自共花爭發”之意,陡轉反接,進發內心的郁憤。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喊,其中有幻滅的悲哀,也有強烈的憤激。詩人將“春心”與“花爭發”聯系起來,不僅賦予“春心” (愛情的期待與追求) 以美好的感性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因此,盡管主人公發出“春心莫共花爭發”的怨憤,讀者感受到的卻是春心永遠無法抑止,更不會泯滅。“相思”、“灰心”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生發聯想,創造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不僅化抽象的情思為生動具體的形象,在讀者面前展現出因愛情的幻滅而肝腸寸斷的女主人公形象,而且用強烈對照顯示美好愛情理想的被毀滅,使尾聯所表現的感情高潮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這首詩除尾聯含意顯豁外,其它各聯都寫得相當朦朧隱約,令人莫測其指歸。這三聯展現的景象、物象與事象,都不是單純的客觀景物與事件的再現,而是抒情主人公的心象。首聯在環境氣氛的描寫中所顯示的是女主人公在迷惘苦悶中有所期待的心象。頷聯透過物象的隱約帷幕,依稀可見女主人公在幽寂中情思縈繞牽引的心態。腹聯所展現的事象則又露泄了其萌發的“春心”。由于心象本身就比較朦朧隱約,用來表現心象的景物或典故又相當隱微,因而全篇的意境便顯得隱晦。但貫串全詩的那一期待、追求與幻滅的心靈歷程仍依稀可見。
注釋
①金蟾: 蛤蟆形香爐。嚙 (nie) : 咬。鎖: 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啟,以放入香料。②玉虎: 指虎形轆轤。絲: 指井索。③賈氏窺簾: 晉大臣賈充女在簾后窺見充之掾屬韓壽貌美,遂與私通,并贈壽御賜之西域異香,事發,充以女妻壽。④宓妃留枕: 宓妃,借指甄后。魏王: 指曹植。植曾求娶甄氏為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植離京歸國途經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 “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事見 《文選》李善注引。
上一篇:《無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情寄子安》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