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天津市·盤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盤山,又名盤龍山,相傳三國曹魏時田疇隱居于此,故亦稱田盤山。此山在天津薊縣城西北12公里,為燕山余脈,主峰近千米,歷史上譽為“京東第一山”。山上名勝有5峰(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8石(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等);13寶塔、亭臺樓閣及歷代名人題刻。山上原有72寺觀,但大多毀于兵火,現(xiàn)存較大的是天成寺,始建于唐代,清朝幾代皇帝曾多次登臨,1980年重建,保存有較多古跡。盤谷寺、少林寺、萬松寺、千像寺等正在修復(fù)中。盤山有上、中、下三盤,古人稱“上盤之松、中盤之石、下盤之水”為三盤之勝。山上景色變幻多姿,四季常新,為游覽勝地。
翠野駐戎軒,盧龍轉(zhuǎn)征旆。
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
海氣百重樓,巖松千丈蓋。
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
[詩名] 于北平作
[作者] 李世民,當(dāng)年他率兵東征高麗,班師回朝,路過無終(秦代此地縣名),在盤山駐蹕,并在盤山留下了帳房石、晾甲石、飲馬潭、龍亭石、東征石井等遺跡,遂成名勝。此詩即駐蹕此山時作。
[注釋] ●北平:盤山所在地,西晉時屬右北平郡轄。●戎軒:軍隊的車馬。●盧龍:古地名,三國魏稱盧龍郡,唐置盧龍節(jié)度使。地在今天津北唐山、承德一帶。●征旆:戰(zhàn)旗。●遙山二句:說遠(yuǎn)處的群山美麗得如同艷麗的彩綢,長長的溪流象柔軟的飄帶環(huán)繞在山間。●海氣:指山間繚繞的霧氣。●百重樓:形容山勢層巒迭嶂。●千丈蓋:形容山巖上的松樹象高千丈的華蓋。●茲:這里。●襄城:縣名,今屬河南省。這里泛指河南一帶風(fēng)光秀麗可供游覽的地方。
盤山高巍峨,半入青云里。
中間最上峰,更向天邊起。
行行白石崖,六月不知暑。
[詩名] 盤山
[作者] 佚名,《天府廣記》載為佚名唐人詩。
盤山盤泉盤崖壁,百折猶難望嶺頭。
鳥樂菁林山果熟,客停飛旆野云流。
綠陰遮屋渾忘暑,白叟歌田不解愁。
極目雄關(guān)環(huán)帝闕,可知奇奧在屏幽。
[詩名] 盤山道中
[作者] 朱之蕃,字元價,明應(yīng)天(今南京)人。萬歷進(jìn)士,工書畫。出使朝鮮,有《奉使稿》。
[注釋] ●百折:形容山路多曲折。●菁林:茂盛的樹林。●飛旆:飛動的旗幟,這里指酒店的酒旗。●白叟句:說白頭老翁一邊在田里干活,一邊唱歌,不知道憂愁。●雄關(guān):指薊縣北面的黃崖關(guān)。●帝闕:指帝京,即北京。●屏幽:樹林遮蔽下幽靜的環(huán)境。
分明真山孑,的的有畫意。
風(fēng)霜勻粉丹,云霞綴錦地。
一效一百仞,雕鏤入空際。
虬松百萬株,粘石無根蒂。
峰峰有活石,石石有仙氣。
一石置一山,一山一點翠。
散作諸巒巖,分身可千計。
[詩名] 入盤山
[作者] 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北公安人。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進(jìn)士,曾任吳縣縣令,也做過幾年京官。對晚明政治不滿,鄙棄官場,大部分時間隱居或外出游歷。與其兄宗道、弟中道,號稱“三袁”,為明代文壇上“公安派”的領(lǐng)袖,此派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fù)古主義文學(xué)觀點,大力提倡通俗文學(xué),聲望很高。
[注釋] ●山孑:小山,與五岳名山相比,對盤山有小巧玲瓏的贊意。●的的:《說文》:“的,明也”,明白、清楚的意思,也可作真確、的確解。●虬松:盤龍狀的松樹,為盤山上的奇松。虬,龍也,言樹形屈曲如龍之蟠。●粘石句:指盤山嶕峣峰懸空石,以巨石陡百丈,粘空而立,青削到地,似無依倚,仰視如懸空中。
八石余多怪石,五峰外有奇峰。
始信古今高士,超然不列儒宗。
泉聲三里五里,松影千層萬層。
紅杏山山迎客,白云寺寺尋僧。
[詩名] 山中雜題二首
[作者] 洪升,清代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做過20年國子監(jiān)生。戲曲作家,作有傳奇《長生殿》,與孔尚任有“南洪北孔”之稱。
[注釋] ●八石:《盤山志》載名石26,見于題詠者8,即懸空、搖動、將軍、晾甲、帳房、燕子、菱角、蟒石。●五峰:指自來、掛月、九華、紫蓋、舞劍等五峰。
日出入盤山,宸游草木閑。
村莊人盡望,處處水潺潺。
當(dāng)年乘輦到,今日復(fù)來游。
山水不同色,泉聲還細(xì)流。
[詩名] 清晨入盤山二首
[作者] 玄燁,在位期間,北逐帝俄侵略軍于黑龍江,西平準(zhǔn)噶爾部叛亂,南定西藏叛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獎勵墾荒,治理黃河。四次來盤山,留下不少詩篇。
[注釋] ●宸游:帝王出巡。宸,帝王代稱。●閑:形容從容自得。●輦:帝王車駕。
石名晾甲枕山陂,遺跡貞觀借撫追。
若使當(dāng)年無此役,何須重建魏征碑。
[詩名] 經(jīng)唐太宗晾甲石
[作者] 弘歷,在位時國勢富強,曾26次來盤山,留下不少詩篇。這首詩以晾甲石為引,重新評價唐太宗東征高麗的歷史事件。
[注釋] ●唐太宗晾甲石:此石在盤山少林寺前水庫旁。石平坦可布席。史載: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率大軍分陸海兩路進(jìn)攻高麗,由于高麗人據(jù)城堅守,在攻打安市時,4個月未攻下,天寒糧盡,只得下令班師。相傳他在經(jīng)過盤山時,曾在此石晾鎧甲,因而得名。●若使二句:是正話反說,意思是正因為當(dāng)年有唐太宗攻伐高麗不成功之役,唐太宗才更想起重新為魏征建碑,表彰他經(jīng)常向自己進(jìn)諫,使自己少犯很多錯誤。●魏征,唐初大臣。太宗繼位,任諫議大夫,前后陳諫200余事,多為唐太宗采納。太宗東征高麗時,魏征已去世2年。事后,太宗慨嘆道:倘若魏征在世,定不會讓我做這次東征。乾隆在此詩中以古鑒今,同時也是警誡自己。
田盤如瘦人,骨節(jié)皆露外。
山靈總戲人,有意弄奇態(tài)。
徑無十步直,石有萬種怪。
燕薊多名山,屈指此為最。
[詩名] 田盤
[作者] 寶廷,清人,字竹坡,后出家為僧。
[注釋] ●田盤:以比喻方式說盤山石皆裸露在外。●徑:山道。●燕薊:指河北、北京一帶。
云龍舞罷三回蟠,壑甲松鱗涎玉泉。
索趣塔觀峰掛月,探奇石吊天門前。
[詩名] 盤山
[作者] 王樹遠(yuǎn)
[注釋] ●峰掛月:指掛月峰。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四川省·白帝城》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天津市·盤頂·盤塔》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