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懷李白》言情贈友詩歌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
這首詩是詩人流寓秦州 (今甘肅天水) 時所作。時李白坐永王璘事長流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賦詩致關切懷念之情。
首句以風起天末感秋托興,既交代了作詩的時間、地點,又緊扣題意,將這種關切情懷置于蕭瑟秋風的背景中予以烘托,使意更真摯,情更熾熱。時杜甫在秦州,地處邊塞,與李白天各一方,故用“天末”二字。習習涼風之中,悵望云天,頓覺人海蒼茫,世路兇險,無限悲慨,油然而生。次句卻宕開一筆,不信自己此刻的心情,而反問摯友:“君子意如何?”看似毫不經意,仔細讀來卻韻味無窮。設問之中,含意深厚,也從側面表達了杜甫當時漫無頭緒的情感。詩人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樣在瑟瑟秋風中睹物傷懷,生身世之嗟; 詩人也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樣在深深懷念著命運同樣坎坷的對方。故浮想聯翩,感觸萬端,百般思緒均在這一問之中。此無邊揣想之辭,更見詩人想念之殷。由此便引出詩人的怨憤、切盼、叮嚀與囑托。
“鴻雁幾時到”,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渴求友人音訊的急迫心情,時值李白遇赦,然瀟湘洞庭,風波險阻,鴻雁不達,音訊難通,這不能不引起詩人深深的憂慮: 江湖秋水多?!崩畲茹懺唬?“楚天實多恨之鄉,秋水乃懷人之物?!痹谟朴七h隔的茫茫江湖上,詩人真擔心友人又罹不測。在 《夢李白》詩中,詩人也表達過同樣的焦慮: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這一份惆悵,這一份真情,雖說得含蓄委婉,卻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緊接著詩人以“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極寫李白懷才不遇的冤屈,表達對李白身世的同情與憤懣。前句謂人才出眾者總是命運多舛,語極悲憤;后句以妖物魑魅喜歡乘人經過其側時抓住吃掉為喻,言人事險惡,示意李白系獄流放,是遭人誣陷。此二句議論中帶情韻,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長,似輕松而實沉痛,有極為感人的藝術力量,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一“憎”一“喜”不僅是為李白含冤受屈而憤慨,也為封建時代具有同樣命運的詩人而抗爭。語直而意悲,情深而體峻。
在慨嘆與郁憤中,詩人自然而然聯想到同樣因憂國傷時而被讒放逐,流寓江湘,自沉汩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這位千載冤魂,有某些相同點,所以詩人飛馳想象,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 “欲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出于對詩人屈原的景仰,詩人想象屈原永存世間; 也出于對李白遠謫他鄉的深切同情,詩人用一“贈”字,想象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一定會與屈原作詩相贈,以訴衷腸,從而給詩人這一深切懷念之情賦予了崇高的思想內涵,足見詩人對李白的無比推崇?!百洝弊种?,正如黃生所說:“不曰吊而曰贈,說得冤魂活現?!?(《讀杜詩說》)。
這首因秋風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不同于一般的懷人詩,它格高調古,內涵豐富,感情十分強烈,充滿殷切的思念、細微的關注和發自心靈深處的情懷,卻又寫得低回婉轉,沉郁頓挫,正如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所評: “說到流離生死,千古關情,真堪聲淚交下,此懷人之最慘恒者?!币蚨蔀榱鱾靼偈赖膽延汛碓娮?。
上一篇:《夜歸偶懷故人獨孤景略》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女冠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