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言情贈友詩歌
為亡婦題照①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②,盈盈③,一片傷心畫不成④。別語忒分明⑤,午夜鶼鶼夢早醒⑥。卿自早醒儂自夢⑦,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⑧。
這首詞深深地寄托著納蘭性德對亡妻的悼念之情和對自身孤苦生活的絕望之感。感情真摯、深沉,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開頭這兩句破空而來,集中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欲絕的感情。“男兒有淚不輕彈”,但詞人卻是淚流滿面,哭得死去活來,而又聽不到哭聲。這正是 “聲有止兮哀無終”。他這樣悲傷,是因為悔恨自己在妻子生前沒有好好地關懷她,沒有盡到作丈夫的責任。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作者是一個 “薄情”的人。相反,他是非常篤于伉儷之情的,一向同盧氏過著相知相愛的幸福生活。“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性德 《浣溪沙》 )那情景,簡直可以和宋代的趙明誠、李清照夫妻相比。但極美滿的愛情也不能沒有缺憾。詞人曾充皇帝的侍衛,多次隨從外出,即留下了不少掛念妻子的詞,“只向從前悔薄情”,不過是這類缺憾的追憶,它本身是一種深情的表現。
如何才能減輕這自責之苦呢?詞人又拿出亡妻的畫像來仔細 “省識”,希望透過畫像來交流彼此的憂傷。但所見卻不過是妻子 “盈盈”的風姿,她那為詞人所深知的內心的憂傷 (愛情的缺憾,永別的痛苦……等) 又怎能畫得出來呢?真是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潘岳 《悼亡詩》 )。相見固無望,感情的交流也不可能了。“一片傷心畫不成” ,雖是借用前人的句子 (王安石有“意態由來畫不成”; 元遺山有“一片傷心畫不成”) ,但用于此,卻表現了一種新的意境——一種無可告訴的深沉悲哀。
下片的頭一句“別語忒分明”,是從“省識”畫像的現實引發出對當日永別時的回憶。“午夜鶼鶼夢早醒”,是說短暫的恩愛生活像夢一樣過去了。這可能是“別語”中的話,也可能是詞人從“別語”中引出來的感慨。但死者可以說“夢醒”,而生者卻不能忘情,故接著說“卿自早醒儂自夢”,這是深于情者一種極深刻的體驗。既然如此,就只有整夜地哭泣了。“更更”,指夜間斷斷續續傳來的記時的更聲。“風檐夜雨鈴”,意指夜間檐前的風雨聲、鈴聲都清晰可聞,這是極力渲染不眠之夜的凄涼,又暗用唐玄宗夜雨聞鈴思念楊妃的典故。
納蘭詞的風格頗近李后主,長于用白描的手法創造鮮明的意境,尤工于表現凄涼哀婉的情思。他的朋友詞人顧貞觀說: “容若詞一種凄惋處,令人不能卒讀。” (轉引自龍榆《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這首詞即突出表現了這一特點。
注釋
①亡婦: 指詞人的妻子盧氏。據徐乾學撰 《納蘭君墓志銘》 載: 納蘭性德“配盧氏,兩廣總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盧興祖之女,贈淑人。先君卒”。②丹青: 中國古代繪畫中兩種常用之色。后泛指繪畫藝術。此指詞人亡妻之畫像。③盈盈:形容美女之辭。《古詩》: “盈盈樓上女。” ④ “一片”句: 王安石 《明妃曲二首》:“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元遺山 《十日作》: “重陽擬作登高賦,一片傷心畫不成。” ⑤忒: 太。⑥鶼鶼: 古稱比翼鳥。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爾雅》: “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⑦卿: 朋友、夫妻間的愛稱。儂:我。李白 《秋浦歌》: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⑧夜雨鈴:《碧雞漫志》: “帝 (唐玄宗) 幸蜀,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 《雨淋鈴》 曲,以寄恨。”
上一篇:《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南鄉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