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周南)》言情贈友詩歌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華②。
之子于歸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⑤。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⑥。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是 《詩經》 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民歌,屬十五國風中的 “周南”,大概流行于周公旦所統轄下的南方地區 (約相當于現在洛陽以南到湖北江漢流域一帶) ,是對女子出嫁的祝詞。在那喜氣洋洋的婚禮上,人們深情地唱道:
茂盛的桃樹呵/鮮艷的桃花/這位姑娘嫁過去呵/把和睦幸福帶給了婆家/茂盛的桃樹呵/桃子圓又大/這位姑娘嫁過去呵/把和睦幸福帶給了婆家/茂盛的桃樹呵/桃葉成綠蔭/這位姑娘嫁過去/把和睦幸福帶給了家人。
全詩三章,每章前兩句是比興,后兩句是祝詞。通過對桃樹的反復描繪,點明了婚禮舉行的時令,渲染了新婚燕爾的歡樂氣氛,把對新娘的贊美、祝頌表達得十分形象生動?!疤抑藏病笔强偟拿鑼懱覙涞拿朗⒆聣?,全詩三章分寫花、實、葉,層次分明。這些描寫,除了興起祝詞之外,還蘊含著豐富的比喻義,給人以多方面的聯想。茁壯的桃枝,鮮艷的桃花,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新娘健美的身材,艷麗的容貌; 累累的桃子,茂密的桃葉,又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新娘婚后生男育女,將來多子多孫,帶來家庭的興旺。詩中除了 “宜其室家”等多次直接祝頌外,比興本身也蘊藏著祝頌的意義,余味無窮。善用比興,是本詩最突出的特點。
本詩的另一個特點是運用了民歌慣用的重章疊句的表現方法。各章的內容基本一致,只是變換了個別的句子或詞語,這樣便于反復詠唱,使桃樹形象更加鮮明突出,使人們純真美好的祝愿得到了強調,也增加了旋律美。有人認為: 從時間來看,二、三章應該顛倒次序。從“灼灼其華”到“其葉蓁蓁”再到“有蕡其實”, 才合乎桃從開花到結實的順序。 其實, 本詩先寫花, 后寫實,再寫葉,這個次序是合乎桃樹開花結實,實盡葉茂的生長規律的,而且這樣安排也有使祝頌的意思層層加深的作用。
本詩的第三個特點是巧用疊字?!柏藏病悲B用和三次反復,大大突出了桃樹茁壯茂盛的形象; “灼灼”字形從“火”,本義是明亮,用來形容桃花的鮮紅艷麗,使人有照眼欲明的感覺; “蓁蓁”形容桃葉的繁盛茂密,使人自然聯想到桃樹實盡葉茂形成綠蔭的景象。而且這些疊字讀起來聲音響亮和諧,節奏明快,因而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
短短三章,塑造了一位艷若桃花的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清姚際恒 《詩經通論》 ),表達了古代人民對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共同愿望,加上旋律優美,音韻和諧,適于詠唱,使這首古老的民歌永遠得到人們的喜愛。
注釋
①夭夭 (yao妖) : 樹木壯盛的樣子。②灼灼 (zhuo濁) : 鮮紅艷麗的樣子。華: 古“花”字。③之: 這。子: 指女子。古代女兒也稱“子”。于歸: 出嫁,④宜: 和順,作動詞用。室家: 家庭,指女子所嫁的人家。以下二章 “家室”、“家人”同。⑤有: 語助詞,無義。蕡 (fen墳) : 形容果實又圓又大。⑥蓁蓁(zhen真) : 樹葉茂密的樣子。
上一篇:《桃葉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次友人春別》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