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言情贈友詩歌
悵臥新春白袷衣①,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②。
遠路應悲春晼晚③,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④? 萬里云羅一雁飛。
這首詩題為 《春雨》 ,但 “因雨而感懷,非詠春雨也” (紀昀語)。它借助于飄灑迷蒙的雨境,表現了傷春懷遠的痛苦和相思相憶的深摯情感。
首句平直敘起,以 “悵臥”顯示主人公悵惘難眠的意態。一個寂寥的春夜,主人公身穿白色夾衣,浮想聯翩,徹夜不眠。“悵”字領起,奠定了全詩的感傷基調,也自然引出第二句的交待。“白門”,歷來注家說法不一,細玩文意,這里似借指男女相會之地。一首南朝民歌這樣寫道: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鳥。君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 ( 《楊叛兒》 ) “白門”歡會曾給主人公留下多少難忘的記憶! 可是如今,往事猶存,佳人已去,這怎不令人輾轉反側、愁思百結呢?!
三、四兩句由悵臥而轉念,追憶心愛的姑娘走后,主人公悄然尋訪、抑郁而歸的情景。“紅樓”是姑娘住過的地方,看到它,不免睹物思人、黯然神傷,因此,他不忍走近,只好遠遠地隔雨相望。這感人的一幕,生動地刻畫了主人公欲見不忍、欲罷不能的復雜心情。一個 “冷”字,是 “望”所引起的感受,它將春雨瀟瀟、寂寥冷落的環境與心境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幽怨悲涼的意象。后句緊承前句。主人公相望無言,佇足良久,直到夜幕降臨,街巷燈亮,迷蒙細雨飄落在亮著燈光的窗前,才慢慢走回來。這雨線與光線交映,燈光如珠簾閃爍的鏡頭既是時間、環境的形象說明,與暗喻主人公迷蒙恍惚的心理感受。
五、六兩句從對方的心境設想。“遠路”指遠走他方的姑娘。“應悲”是揣度之詞,揣想對方也會產生春晚月暮、重逢難期的感傷。既然相會無緣,只好于殘宵夢中依稀相見、以慰相思了。這兩句看似推測姑娘的所思所想,實則是以反襯的手法道出主人公的一腔深情。
最后兩句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進一步表達主人公深廣的憂思和強烈的愿望。“寄恨一尺素,含情雙玉珰。” (李商隱 《秋思》)主人公用玉珰 (耳墜)緘札 (尺素)遙寄自己的苦戀之情。可是蓬山遠隔、杳無音信,又如何傳遞書信呢?即使有鴻雁傳書,面對陰云萬里猶如羅網的云天,也難以飛越。“萬里云羅”的背景寄寓著無邊的愛情阻隔,而孤雁奮飛的形象則蘊含著無望之中的不懈追求。
這首詩,滲透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受,表現了動人的愛情、分離的痛苦和執著的追求。它把環境與心境、實境與虛境淆雜交織,將追憶、揣度、遐想渾然一體,細微地展示了主人公復雜的心理活動。像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中,“紅”的色彩本來會引起視覺上的溫暖,但隔雨悵望,竟產生“冷”的感覺; “珠箔”具有明麗的色澤,但心緒寥落,就出現迷蒙恍惚的幻覺。這種心理感受與離愁悵恨結合在一起,更顯得渾沉、生動。
注釋
①白袷衣: 白色夾衣。②珠箔: 珠簾。這里借指雨簾。③晼晚: 日暮黃昏的情景。④玉珰: 玉做的耳墜。
上一篇:《春日懷秦髯》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晨風(秦風)》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