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言情贈友詩歌
餞齊參議歸山東
故人別我出陽關,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蛾眉遠山①。一尊別酒,一聲杜宇②,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
劉燕歌乃元時妓女,從此篇詞意看,她與齊參議當有戀情。據《青樓集》,此詞在元時膾炙人口,傳唱一時。
上闋寫餞別時情景。“故人別我出陽關”,用王維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意。“無計鎖雕鞍”,反用柳永詞“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定風波》)意。二句妙用成語,寫想盡辦法,終于無計留住行人,只得設酒餞別。三、四兩句對景增情。“今古別離難,兀誰畫蛾眉遠山”,依依攜手惜別,古今本已難堪,再加上遠山嫵媚如畫眉,更加撩人愁懷。“兀誰”是俗語,摹寫無端嗔怪、無理有情之態,極其生動。前二句文雅,后二句俗白,卻自然無間,相映成趣。
下闕設想別后相思之情。“一尊別酒”飲過之后,行人即將上路。杜鵑啼聲仿佛在催促 “不如歸去”,“一聲杜宇”即暗寓 “歸山東”意。“寂寞又春殘”,別后本已寂寞孤獨,又恰逢暮春時節,滿目殘花,傷春傷別,情何以堪。“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結尾兩句又翻進一層: 別后春殘,雖然難堪,但第一難遣卻是月夜小樓之相思。明月小樓,本是傳統相思意境,不足為奇;但因后一句句法新奇,突出強調“第一”二字,就顯得情真意濃,楚楚動人。
全篇感人之處,正是在 “真情”二字,詞人只是說她心中話、胸臆語,并未多加渲染雕琢,卻令人覺得含蘊深厚,體味不盡。
注釋
①兀誰: 猶云誰個。③杜宇: 即杜鵑。
上一篇:《夏口夜泊別友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太常引》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