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言情贈友詩歌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jié)不成,翻就相思結(jié)。十二玉闌干,風(fēng)有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夏完淳,明末慷慨奇男子,起兵抗清,被俘就義,年僅十七歲。完淳的詩文多作于明北京王朝覆滅到他犧牲以前的三四年間。這首詞是為懷念妻子而作, 抒寫生離死別之悲, 而與國破家亡之哀打成一片, 發(fā)為蒼涼凄咽之辭。 這在古代愛情詩詞中極為少見。
完淳成年之時, 恰逢喪邦亡國之亂。崇禎十七年他與錢栴之女錢秦篆完婚,三年后即與岳父同時殉國。少年夭折,壯志未酬; 青春年華轉(zhuǎn)瞬即逝,夫妻完聚僅一二年。這豈不是人生之巨痛!
這首詞全篇從閨怨的角度落筆,完全撇開自己不寫,只想象妻子的悲戚,愈見一往情深,凄涼無限。起句即寫空閨秋老,夜間風(fēng)掃桐葉。既設(shè)置了悲劇的客觀環(huán)境,又表現(xiàn)了思婦的愀愴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暗示著美好事物已橫遭摧殘?!罢l料”二字,寫出愛情的幸福竟如此短暫,慘變的降臨竟如此迅速,完全是出乎意外?!敖Y(jié)發(fā)為妻子,席不暖君床”,這是一個女子承受不了的打擊啊!雙宿雙飛,再結(jié)同心,已經(jīng)永遠(yuǎn)不可能了; 而夫妻情深,又怎么舍得下?相思郁結(jié),又怎么解得開?“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間好物不堅牢”,痛何如之!這一切,皆是詩人以已之心,度妻之心,曲曲道出。
下片進(jìn)一步深化相思的痛苦,將家國之痛揉進(jìn)兒女之情。立在曲曲闌干旁的人,看著在秋風(fēng)中忽明忽滅的燈光,悟出了這既是國運危殆之狀,又是人命危淺之兆,其心情如何呢?凄然獨立,黃昏漸逝,她曾流了多少辛酸的眼淚,又有誰安慰她的苦澀的心呢?更何況在暗淡的月光中,又傳來了一聲聲烏鴉的凄厲的啼叫,似乎帶給她兇險的信息! 念及此,詩人能不肝腸寸斷嗎?
青年詩人雖然毅然割舍了人間情縷,慷慨捐軀,“神游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 (《獄中上母書》)但終于在其作品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家國之恨和伉儷之痛。至性至情,流灌全篇,使后人讀了為之神傷,也更增加了對這位英雄的敬仰。
上一篇:《南歌子》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卜算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