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萇弘化碧》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左傳·哀公三年》:“劉氏、范氏世為婚姻。萇宏(弘)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鞅以為討。六月癸卯,周人殺萇宏。”又,《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唐·成玄英疏:“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又,《淮南子·汜論》:“萇弘,周室之執數者也,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律歷之術,無所不通。”又《史記》卷十八《封禪書》:“是時萇弘以方事周靈莊,諸侯莫朝周,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射《貍首》。《貍首》者,諸侯之不來者。依物怪欲以致諸侯。諸侯不從,而晉人執殺萇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萇弘。”又,晉·王嘉《拾異記》卷三《周靈王》:“時有萇弘,能招致神異。王乃登臺,望云氣蓊郁,忽見二人乘云而至,須發皆黃,非謠俗之類也。……時異方貢玉人、石鏡,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謂之‘月鏡’。有玉人,機戾自能轉動。萇弘言于王曰:‘圣德所招也。’故周人以萇弘幸媚而殺之,流血成石,或言成碧,不見其尸矣。”
又,《文選》左太沖(思)《蜀都賦》:“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
【釋義】萇宏或萇弘,周臣,有人說是周靈王時人。關于他,史書和子書中記述甚為不同,從這些記述來看,一說他為術數家,一說其事劉文公。關于他的死,一說為周人所殺,一說為晉人所殺,一說自殺。“化碧”事,一說蜀人藏其血于匱,三年血化為碧;一說流血成石或碧,不見尸。但是,通常來說“萇弘化碧”典故用于遭冤而精誠所至,血化為碧。
【例句】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關漢卿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第三折〔耍孩兒〕)竇娥死前發愿三件,以明心跡,故用萇弘典故。
上一篇:元曲典故《艾虎》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蒼梧》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