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錯見(曾母投梭)》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戰國策·秦策二》:“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又見《史記》卷七十一《甘茂傳》,其文字稍有異。又參“曾子純孝”條。
【釋義】曾參是孔子弟子,以孝行聞名,是有德之士。有與他同名同族的人殺人,曾母原不信兒子會殺人,但說的人多了,也禁不住產生懷疑。此典比喻流言可畏,或述人被誣。
【例句】①赤緊的陶母熬煎,曾參錯見,太公跋扈。(白樸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第四折[上小樓么篇])李千金唱詞。裴家父子來與李千金和好,李諷刺他們家三口人。以曾參比喻少俊,“錯見”意為冤枉,反用典故,其實休書自然是少俊所寫。②陶母為子剪發,曾母為子投梭。古來賢者,后代揚名。(鄭光祖雜劇《梅香騙翰林風月》第三折)樊素舉古賢母例,要老夫人成全女兒。
上一篇:元曲典故《曾參純孝》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杯中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