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左傳·文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梼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齊圣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于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庇忠娪凇妒酚洝肪硪弧段宓郾炯o》。
【釋義】“八愷”是高陽氏的賢良有才之人,舜用他們來管理土地和天下百事,達到農事不失時序,達于“地平天成”的好政績。以后,人們把“八愷”比喻賢良之臣。
【例句】①舜庭八愷,孔門十哲,更和那漢國三杰,況中興以后三絕。(宮大用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第二折[梁州第七])這是范式(巨卿)唱詞,他提出這些古代賢人,是為了抨擊時政的紊亂?!皭稹?,《元曲選》本作“凱”,今改正。②我學那周武八元以承八愷,調鼎鼐,明盛衰。(李文蔚雜劇《張子房圮橋進履》第二折[鵪鶉兒])此例中八愷比喻賢臣。但有誤,“八元”與“八愷”同時人,皆舜時賢臣,而此劇中將“八元”誤作周武王時人。③當日個高辛氏舉八元八愷。(狄君厚雜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第一折〔混江龍〕)介子推不滿晉國朝政,緬懷舜時任賢舉能的做法。
上一篇:元曲典故《八卦》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八斗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