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浙江省·吳山伍員廟》古詩詞賞析大全
吳山,又稱胥山,是古人為紀念吳國大夫伍子胥而取名的,甚至有人認為吳山本為伍山,后來訛傳為吳。此山在春秋時為吳國的南界,由紫陽、云居、七寶、峨嵋等山連成,綿亙數里。山上原有一座伍員廟。伍員,春秋時楚國人,字子胥,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無辜殺害,伍員逃往吳國,任為大夫,后來伍員為吳王闔閭領兵破楚。闔閭死后,伍員忠心輔佐闔閭之子夫差,任相國。他一再提醒夫差要警惕南鄰越國,但夫差聽信讒言,不納忠諫,于公元前485年,叫人拿劍逼令伍員自殺,伍員憤然遺囑家人死后挖出他的眼睛掛在城門上,好讓他看著越兵入城。后來吳國果然被越國所滅。后人感伍員之忠,立祠廟于吳山,2000余年來一直為人們祭祀、憑吊,古人題詠也甚多。此廟現已廢圯,但當人們登上吳山,觀覽湖山風景時,仍會自然地想起這位古人。
千載空祠云海頭,夫差亡國已千秋,
浙波只有靈濤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詩名] 題伍員廟
[作者] 徐凝,唐憲宗元和年間睦州(今浙江省建德縣)人。有詩名。曾到長安而功名不成,仍舊回鄉隱居。
[注釋] ●千載、千秋:作者唐憲宗元和年間 (820年) 人,春秋吳國滅亡是在公元前485年,兩者相距已1300年。●靈濤:傳說,伍員死后其魂魄化為錢塘江潮神。●青山: 指吳山。
蒼蒼古廟映林巒,漠漠煙霞覆古壇;
精魄不知何處在,威風猶入浙江寒。
[詩名] 胥山伍員廟
[作者] 常雅,唐末五代時閩僧。
[注釋] ●古壇:祭祀神像的場所。●精魄兩句: 用傳說中伍員化為潮神的故事。
浩浩凌云志,巍巍報國心。
忠魂與潮汐,萬古不消沉。
[詩名] 伍王廟
[作者] 廖毅,字宏道,元建康(今江蘇南京) 人。
[注釋] ●伍王廟:宋真宗大中祥符年追封伍員為英烈王。●忠魂與潮汐:傳伍員的魂魄隨錢塘江潮來去。
地老天荒伯業空,曾于青史見遺功。
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目吳門死后忠。
魂壓怒濤翻白浪,劍埋冤血起腥風。
我來無限傷心事,盡在越山煙雨中。
[詩名] 謁伍相祠
[作者] 高啟
[注釋] ●地老天荒: 喻世事變遷無常。●伯業: 霸業。吳國由于伍員的輔佐,戰勝楚、越諸國,一時成為領導諸侯的盟主。●青史: 史書。●鞭尸楚墓:伍員奔吳后,助吳王闔閭領兵破楚,時楚平王死去已10年,伍員挖開平王墓,鞭尸三百,為其父兄報仇。●抉目:指伍員遺言讓家人將自己挖目掛于城門,看越兵進城的故事。●魂壓句:指伍員魂魄化潮神事。●越山:即吳山。杭州在春秋時曾屬越國,故也有稱越山。
一過叢祠淚滿襟,英雄自古少知音。
江邊敵國方嘗膽,臺上佳人正捧心。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吳誰識恨尤深?
素車白馬終何益,不及陶朱象鑄金!
[詩名] 題伍胥廟
[作者] 瞿佑,字宗吉,明代錢塘(今杭州市) 人。
[注釋] ●叢祠: 樹叢中的神廟。●敵國嘗膽: 指吳國的敵人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準備滅吳報仇事。●佳人捧心:越國將美女西施獻給夫差,西施有胃病,常用手托住胸口,象是捧心的樣子,夫差視之反覺西施越發嬌美。●仇已雪:伍員借吳兵攻入楚郢都報父兄仇事。●沼吳誰識句:《左傳》載:伍員對夫差說:“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也就是說吳國將變成一片池沼,也就是說可能被越國所滅。但吳王夫差并未認識這種危險,終使伍員飲恨而死。●素車白馬:傳說伍員被殺害后,魂魄乘素車白馬,隨錢塘江潮來去。●陶朱:即范蠡,佐越王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悄悄離去。也有傳說他來到齊國做了大商人,稱為陶朱公。勾踐在范蠡走后,用黃金給他鑄像。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古蜀道》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