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唐]杜甫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且脫佩劍休徘徊!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短歌行》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這首《短歌行贈王郎司直》是杜甫大歷三年(768)寓居湖北江陵所做。王郎,名不確,“郎”是對少年的美稱。杜甫《戲贈友》詩云: “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即其人也。司直,為司法官。 《舊唐書·職官志》: “大理寺司直六人,從六品上,掌出使推核。”王郎懷才不遇,將入蜀求仕,杜甫做詩慰之。全詩“突兀橫絕,跌宕悲涼,曰青眼高歌望吾子, 待少年人如此肫摯, 真是腸熱心清,盛德之至耳。” (盧世灌《杜詩胥鈔》)。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起句突兀,一筆勾畫出一個英俊少年。鮑照《行路難》: “拔劍擊柱長嘆息”,拔劍斫地自然也是舒泄憤懣的表現。 試想:一個瀟灑的少年,乘著酒興,慷慨悲歌,拔劍起舞,其狂也可愛,其悲也可哀。所以詩人勸其“莫哀”,同時用贊賞的筆調描繪出這個豪俠少年的形象,繼而筆鋒一轉, “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意思是說我將長歌助興,幫你消去抑郁,他日好去施展俊偉不凡的才能。抑塞,即抑郁,受壓抑;磊落,光明坦蕩。
“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且脫佩劍休徘徊!”王郎哀歌動人,杜甫善言勸慰:王郎你既有翻風跋浪之能,奇才終當大用,今日何須撫劍悲歌呢?豫章,兩種大木,這里借指王郎有棟梁之才。跋浪,猶乘浪。滄溟,即碧海。詩的開頭一句,詩人勸王郎“歌莫哀”,這里便將王郎比做擎天的大樹,破浪的大鯨,言其前途不可限量,今日之徘徊悲歌,其情可憫,但聽我歌詩之后,塊壘既消,再也不必傷悲。勸慰之意再申,與開頭互相呼應,歌詩至此告一段落,下面敘寫江陵送別之意。
“西得諸侯棹錦水”,即“西棹錦水得諸侯”的倒裝,詩人點明王郎的去向。諸侯,指蜀中節(jié)鎮(zhèn):棹,用如動詞,猶言泛;錦水,即成都附近的錦江。王郎西行入蜀,泛舟錦江,可哪一位節(jié)鎮(zhèn)會賞識他呢? “欲向何門趿珠履”,流露出詩人對王郎的一片關注之情。珠履,即鑲有珠子的鞋。這里詩人借用戰(zhàn)國時代春申君有三千門客, “其上客皆躡珠履”的典故(見《史記·春申君列傳》),含蓄地稱贊王郎,并期望他入川能夠得到重用,施展抱負。
詩的卒章,點明送行的時間、地點,并熱切勉勵王郎及時努力,建功立業(yè)。 “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仲宣,即漢未王粲,為避亂依劉表于荊州,作《登樓賦》,后人稱其所登樓為“仲宣樓”,樓所在當陽,這里借用,指江陵。青眼,表示對人極為贊賞,這里借用晉朝阮籍的典故。 《晉書·阮籍傳》說: “籍又能為青白眼,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一個“青眼”,一個“望”字,包含了詩人多少真情。樓頭送別,注目高歌,詩人惟望其能遭逢知音,并以自己年已衰老為喻,勸王郎少壯努力,莫待老大傷悲。 “眼中之人”,一說指杜甫,一說指王郎。后說較確,一是詩人對王郎呼而告之的語氣,二是“眼中之人”承上“望”字,倍見詩人對王郎的厚愛。
這首詩,是杜甫暮年所作,“庾信文章老更成”,寫得慷慨悲壯,情深意切,送行詩中,如此大開大合,天然渾成,確是令人觀止。
上一篇:黎簡《短歌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徹《秋風辭》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