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又,《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又,北周·庾信《奉和法筵應詔》:“羈臣從散木,何以預中天?”
【釋義】樗木是一種無用的木材,散木也意為無用之材。“樗櫟”、“樗散”都用以比喻不中用的、無能的人,或作為自謙之詞。
【例句】怎么生下你這個小業種,樗散材怎能夠做梁做棟。(谷子敬雜劇《呂洞賓三度城南柳》第二折〔滾繡球〕)呂洞賓唱詞,是貶柳樹無用。
上一篇:元曲典故《楚重瞳》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沉李浮瓜》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