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淚碑(羊祜碑)》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傳》:“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同上又:“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釋義】晉代羊祜樂山水,悟到山水之永存,人生之有限,感慨頗深。他去世后,襄陽百姓為紀念他,在他常游覽的峴山立碑紀念他,見到此碑,想念他的好處,常禁不住落淚,因而稱此碑為“墮淚碑”。后人用于懷古題材,或用于感嘆人生無常題材的作品。
【例句】①畫籌計,墮淚碑,兩賢才德誰相配。一個力扶漢基,一個恢張晉室,可惜都壽與心違。(馬致遠[雙調·慶東原]《嘆世》)此例中“畫籌計”應指漢張良。作者感嘆張良、羊祜賢德而壽短。②羊祜空存斷碑,牛山何必沾衣。(張可久[中呂·滿庭芳]《感興簡王公實》)是說人生在世,應貴適意,不必感傷落淚,且盡眼前酒懷,像羊祜這樣的賢人,還不是“空存斷碑”。
上一篇:元曲典故《吊問三閭》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多情卻被無情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