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識曲知音自古難①,瑤琴幽操少人彈②。
紫莖綠葉生空谷③,能耐風霜歷歲寒。
【注釋】
①識曲知音:指伯牙、鐘子期相知相交之事。《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瑟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頃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 ②瑤琴:有玉飾的琴。操:琴曲名。幽操:與蘭花有關的琴曲。③紫莖綠葉:指秋蘭。屈原《九歌·少司命》:“秋蘭兮青青,綠葉分紫莖。”空谷:深谷。
【評說】
本詩選自吳昌碩《缶廬別存》。
這是一首別具特色的題畫詩,作者從它處著筆,看似無關,卻是由此及彼,內涵豐富。古琴,歷來視作“君子之樂”,古人嘗有“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左傳·昭公元年》)之說,其情調品格正與梅蘭竹菊“四君子”相契合。詩的首句中運用伯牙、鐘子期的典故,感嘆知音難覓,這其中不也隱含了幽蘭生空谷,難遇知己之恨嗎?瑤琴幽操,就是與蘭有關的琴曲,此曲歷代都有。孔子就曾作《猗蘭操》,自嘆生不逢時,郁郁不得志,如幽谷之蘭。晉代左思,出身寒微,亦不得志,遂作《幽蘭》之操。這種曲子“其聲微而志遠”,又“托辭于香蘭”,(《碣石調·幽蘭》之曲序)。因而不但難彈,更難欣賞,所以作者要說:“瑤琴幽操少人彈”。這種命運際會與蘭草是極其相似,于是詩的三、四兩句便轉入到題蘭上。第三句中,畫家化用了兩則典故,其一為《九歌》中的“秋蘭兮青青,綠葉分紫莖”,其二便是老杜《佳人》詩意:“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這就是他在另一首《題蘭》中所講的“伴讀離騷燈影里,一叢香草美人魂。”香草美人,生不逢時,難遇知音,這是在寫蘭,也是在寫人,更是在抒發畫家內心的情懷。縱然是秋蘭生空谷,無人賞會,然而它卻并不會去媚俗取悅,依舊堅貞自潔,能耐風霜,而且是歷經數載不變。至此,題蘭的真正意圖可就明顯了。此詩之妙,在于由琴及蘭,殊途同歸,豐富和深化了蘭草的精神內涵,而這一切都是與畫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分不開的。
上一篇:《題畫像》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蘭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