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舞工》:“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圓毯子上舞,縱橫騰踏,兩足終不離于毬子上,其妙如此也。”又,唐·白居易詩《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轉無已時。”自注:“天寶末,康居國獻之。”又,《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上《逆臣上·安祿山傳》:“晚益肥,腹緩及膝,奮兩肩若挽牽者乃能行,作《胡旋舞》于帝前,乃疾如風。”
【釋義】唐代有《胡旋舞》,本出自康居國,于一小球上旋舞騰踏。
【例句】①(安祿山起謝云)謝主公不殺之恩。(做跳舞科,正末云)這是甚么?(安祿山云)這是《胡旋舞》。(白樸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又,同上第一折:近日邊庭送一蕃將來,名安祿山,此人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②宴罷歸來《胡旋舞》,丹青寫入畫圖看。(陳以仁雜劇《雁門關存孝打虎》第一折)李克用道白。李是沙陀國人,因而善作《胡旋舞》。③林前酒醉《胡旋舞》,丹青寫入畫圖間。(佚名雜劇《閥閱舞射柳捶丸記》第三折)此與上例同,可能是元劇中番將上場的套語。
上一篇:元曲典故《翰林風月三千首》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胡麻飯》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