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風月三千首》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宋·歐陽修律詩《贈王介甫》:“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試拂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盍留連。”又,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二《辨誤上》:“韓子昌言,歐陽文忠公寄荊公詩云:‘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蓋謂南史謝脁,于宋明帝朝為尚書吏部郎,長五言詩。沈約嘗云:二百年來無此詩也。文忠之意,直使謝脁事。而荊公答之曰:‘他日若能窺孟子,終生安敢望韓公’,則荊公之意,竟指吏部為退之矣。”
【釋義】這是歐陽修贈王安石的詩,前兩句說文章乃千古之事,三四句贊王安石詩文出眾,直逼古人。翰林應指李白,吏部,據《能改齋漫錄》以為歐陽修原指謝脁,而王安石以為是韓愈。后人也皆以為是韓。
【例句】①飲仙家水酒兩三甌,強如看翰林風月三千首。(不忽木套曲〔仙呂·點絳唇〕《辭朝》〔寄生草〕)作者要辭官村居,閑時讀詩文,“翰林風月三千首”雖指李白詩,卻也以他作為代表,泛指詩文。②比及賞吳宮花草二十年,先索費翰林風月三千首。(喬吉《杜牧之詩酒揚州夢》第一折〔寄生草么篇〕)第二句是說自己作好詩先需用功讀書。“翰林風月三千首”喻指詩文。
上一篇:元曲典故《紅杏出墻》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胡旋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