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我烝民》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義。”又,《詩經·周頌·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莫匪爾極。”
【釋義】《詩經·思文》歌頌后稷的功勞,說他德可配天。因為他教百姓種糧食免受饑餓。“蒸民”,即眾民。“粒”指糧食。
【例句】①活彼生靈恩不忘,粒我蒸民德怎償?(劉時中套曲〔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前套)〔尾聲〕)“粒我蒸民”是指高監司賑災放糧,救百姓于饑餓之中。②夏后氏把百川平定粒蒸民。(宮大用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第一折〔混江龍〕)夏后氏指禹,平百川即治水。禹治水使百姓不受洪災之苦,而能豐衣足食。范式議論古代賢王,是發泄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上一篇:元曲典故《禮之用和為貴》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累卵》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